第三百六十五章 編撰《農書》(1 / 2)

當然,這些話語很快就變成了相互攻擊,方士們嘴戰打不了過,就變成吃我老拳。

隻不過,墨家更加重視對弟子的體魄鍛煉,然後方士們就反而被打得嚶嚶嚶了起來。

看著熱熱鬧鬧的一幕從爭辯變成了武力衝突,李適看著還是挺感興趣的,並且相當不厚道的在一邊喊了幾聲加油,然後才跑掉了。

說實話,別看想在自己好像抬舉墨家,但李適相信,隻要自己掛了,墨家這種堅持真理的學派肯定會受到打壓,儒家這種為統治者捧著腳的學派肯定會被推崇。

這是封建專權社會的必然性,自己能做的,隻是在自己活著期間給百姓開智,讓他們明白科學與文明。

李適長出了一口氣,不知不覺卻是來到了農學院的試驗田。

因為農學科目的特殊性,李適直接批了一大片的田地給農學院作為種田所用。

鄭國渠區域的試驗區對大學學員來說實在太遠,不方便他們選修農學科目後上主科目。

所以李適便批準了農學院附近良田給農學科目學生進行種植。

至於農學考試的成績,基本上也是用他們種植出來的蔬菜瓜果的成色來判斷。

畢竟是農家學科,沒什麼虛的,種出來的東西怎麼樣,那你成績就怎麼樣!

當然,這個過程中,相信偶爾也會出現隨手摘了他們作業的人出現。

不過,這種人要出現了,那就把人罰給這個農學學生一年時間,來幫助他完成作業為止。

李適過來,倒是想要看看棉花的適種效果,棉花種子是王離帶回來的,不過王離帶回來的東西隻是種子,需要種出來才能知道是什麼。

而陳禾便接到這任務,像葡萄、芝麻、黃瓜、核桃、胡椒、胡蘿卜、棉花和西瓜等等,都在陳禾的手上成功生長了出來。

而李適特地挑出了棉花,讓陳禾能集中農家的力量,先把棉花的種植辦法研究出來,並培養足夠生產人才,因為以後棉花會成為重要的軍用物資。

同時,李適也準備好了棉花未來的種植基地,那就是天水和河套。

隻要技術成熟,整個一套技術便是整個複製過去,從而真正的棉花基地給落實下來。

等到棉花規模上去,到時候自己可以上將作少府專門派出一批人去研究棉花的生產,種植,采摘的機械化,畢竟現在他們已經在研究小麥的機械化播種與收割了。

主要是整個鄭國渠灌溉區都是屬於國家的,這麼大土地,國家能很方便的集中力量去研發相應科技,哪怕現在還沒發現所謂蒸汽機燒開水,但這個時代有天地精氣啊,所以墨家的研究方向,自然而然就成了怎麼靠天地精氣去驅動。

說到這一點,公輸家也參與了進來,他們不為別的,就是要證明公輸家機關術天下第一。

總而言之,他們的研究已經到了李適看不懂的程度了,至少看起來很是深奧的樣子。

“陳禾,棉花技術專研的如何,是否可以投入量產了?”李適對著陳禾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