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九章 差距(1 / 2)

不過,雖然白起與韓知兵都認可冒頓的軍神之資,但不認為冒頓是軍神。

認為他不是軍神的原因,是因為從他的指揮體係能看出他並沒接受過正統兵家教育。

雖然他靠著自己非凡才華,打造出契合了草原模式的血魂體係,通過野路子硬生生開辟出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但他的這個體係所經曆的戰爭太少,時間太短了。

所謂軍神,本身就是靠自己的能力製造出屬於自己的戰爭規則的存在。

但這裏有一個前提,那就是要有前人的坐標與框架,而軍神則是能在前人框架中做到化不可能為可能,並且沒有一次失敗,每次都按照自己的想法將戰術或戰略完成。

比如白起就是違反孫子兵法的“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的基本規則,不斷打出1:1甚至更少人人數的殲滅戰。

比如韓信,就是在違反孫子兵法兵勢“凡治眾如治寡,分數是也;鬥眾如鬥寡,形名是也。”的組織力規則,一個人不需要其他的人的輔助,上手就是韓信點兵,多多益善。

一萬能指揮,十萬能指揮,來了百萬韓信還是能夠指揮,這就是韓信真正強大的地方。

但是冒頓不一樣,冒頓可以說是憑借自己的才華,製定出大草原規則的人。

他所創造出來的體係,也是為草原上的遊牧民族們量身打造的,但可惜他自己的底蘊不夠,而且這個體係所創造出來的時間太短暫了,既沒有前人的體係作為參考,也沒有足夠時間打磨,更沒後來者對這體係進行填充。

這讓這個體係,隻能說擁有雛形,但還沒屬於它配套的技法,還需要不斷完善。

但與之相反的,華夏的兵家體係,嚴格的說,從薑子牙開創兵家開始,便有無數英才填充框架,更有孫武在血巫體係基礎上創造出新的兵家體係,讓後人繼續為這個框架填充。

哪怕驚豔如白起與韓知兵,都無法完全做到脫離孫武打造出來的兵家框架。

這就讓白起與韓知兵兩人的底蘊比白起要強得多。

白起與韓知兵隻要資質足夠,讀通兵家典籍,汲取精華,作戰幾次,就自然成軍神了。

因為孫武自己就到達了軍神的水準,他寫出來的孫子兵法本身就是給有軍神資質的人鋪平了向軍神前進的道路,差得隻是曆練,以及打一場對他們來說最關鍵的戰爭。

而冒頓就差在底蘊上,他的才華足夠,更憑借匈奴與東胡大月氏之類的草原民族間的交鋒打出了屬於自己的草原規則。

但他受限底蘊與見識,隻能製定出適合草原上的戰爭模式。

所以這模式以野戰為主,整套體係擁有匪夷所思的爆發力,甚至在冒頓自己的手中完全能夠達到,精準且高效的爆發力。

這點白起與韓知兵都相信這個體係的創造者能做到這點。

但白起與韓知兵都認為,這套體係依舊有著不可避免的缺陷。

第一帶就是這個體係在麵對城池的時候幾乎發揮不出什麼效果,因為這種瞬間爆發,在攻城戰的時候沒有空間給你施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