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章 建立貿易城(1 / 2)

這一個月時間,蘭明乎與摩爾斯等人在鹹陽中閑逛。

李適派遣了專門的向導,也就是陸賈帶領他們在鹹陽城中旅遊。

之所以換了陸賈,而不是讓隨何負責帶著蘭明乎與摩爾斯,是因為陸賈更靠近儒家思想,在待人接物,以及執行李適接下來的計劃會更加順利。

李適告訴陸賈,自己希望嚐試用儒家的教化能力去教化番邦傳播我華夏文化。

而匈奴便是一次嚐試,不知道陸賈有沒有興趣做這個先驅。

聽到這話,原本真不知道應該怎麼樣提升儒家地位的陸賈,頓時來了精神。

在陸賈看來,這是李適要提高儒家地位的姿態。

更重要的是,李適的根基到底是農家、醫家、墨家和法家。

尤其是墨家與法家兩者在政治上都有著自己的訴求,在政壇上各有代表,就算還有些位子,也基本上已經被黃老道家的人做占領。

儒家代表叔孫通,也隻能做個幾乎沒有什麼影響力的典客,以及兼職草擬文稿。

而現在,李適也許為了扶植儒家對抗其他幾門學派,但又不好直接在內部提升地位,便讓儒家現在番邦傳播,讓儒家在外交事宜上占一點點先手。

所以,對比起略顯高傲的隨何,陸賈在與蘭明乎與摩爾斯的交流上顯得更平等。

而鹹陽的繁華也超過了摩爾斯等人的想象,他們作為匈奴派遣到漢朝的使者,就個人來說,手上的金銀是不少的,但即使如此,他們卻也深刻的感受到,自己的錢真的不夠用。

尤其去看了李適一手打造的期貨市場,看著上麵不斷跳動的數字,以及那進進出出數額都大得難以想象的銀票,這簡直出乎了蘭明乎的想象。

尤其當蘭明乎第一次知道,紙張居然能當做貨幣使用,那一張張紙張能輕鬆購買下一個大牧場的牛馬,更是目瞪口呆。

可以說,當時的蘭明乎充滿了難以置信,但在這個文明世界,仿佛這是理所當然的。

李適並沒有特意的去推廣銀票,而是把貨幣進行了分層處理。

依舊秉承著刀幣,金銀,以及銀票,使用銀票的重要原因,便為了打破商品交易的規模上限,否則在大宗商品貿易時需要拉一輛車錢過來,怕櫃台的櫃員一天都要在數錢中度過了。

但李適並沒有取消刀幣與金銀作為貨幣,而選擇發行小麵值的紙幣,因為不適合。

如果自己發紙鈔的話,就算自己也未必能抵擋住印鈔票的衝動。

畢竟隻要印鈔就能來錢,實在太方便了,為了避免以後禍國殃民,這條路線最好就別走.

頂多就是在大規模商品中用銀票來結算,而且保證每張銀票的背後有著各個家族壓下的足夠保證金,從而避免形成所謂的金融風暴。

畢竟,就算自己比這個時代的人懂一些金融知識,但不代表自己能夠亂搞啊。

到時候別說是出現金融危機,就算是出現個金融風暴,李適感覺自己怕就要頭皮發麻。

除了期貨市場,蘭明乎還去了圖書館,在那裏他看到的是學子們在圖書館中安靜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