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種角度來說,李適與項策羽雙方都不約而同的陷入到對峙中。
李適是期望打一場大的戰役,一次性收複河北說,而不是拖拖拉拉的一個諸侯一個諸侯去滅,這是在是太麻煩了,還不如在這裏一次性的解決掉比較好。
所以李適直接在邯鄲城的附近,開始謀劃著屯田與修路,增加自己持久戰的潛力。
同時,李適通過種植這些冬小麥,拖延到了明年夏天的時候,對麵肯定會出手搶糧,否則話李適還真就不相信,等到小麥豐收,他們難道能突然變一堆的資源來.
這些天的項策羽自然是相當疲憊的,整合河北的資源與力量雖然能夠交給範瑾瑜來處理,但是很多方麵,還是需要項策羽出麵才行,隻不過項策羽也需要重新訓練自己的親衛,做好再次尋李適,然後以給與李適最多的尊重,然後把李適給一楚戟砍死!
而李適雖然定下了拖延計策,卻也開始有意識的發動了斥候戰.,雖然大規模的戰爭沒有爆發,但是小規模的斥候戰,卻是隨著李適落腳在邯鄲,開始全麵爆發了。
斥候就是雙方的眼睛,李適麾下斥候自然是以李歸戰部為主,一天賦折光能夠隱身,二天賦幻光可以製造幻影,兩者結合在正麵的戰鬥力上算不得出色,但在小規模高頻率的斥候戰上,卻讓河北一眾諸侯,尤其是指揮的範瑾瑜開始變得難受起來。
折光這種能力,範瑾瑜已經找到解決辦法,就是直接以呼風喚雨之能,用雲霧擋住陽光。
這樣李歸戰部雖還能發揮出隱身效果,但隻要老兵們細心觀察,多少都能發現幾分端倪。
畢竟李歸戰部的天賦在光線越強的情況下效果越強。
另外就是楚軍斥候現在都學會了帶上一些成塊的泥土,覺得什麼地方感覺到危險就直接丟出去,若是真命中了目標,泥土散開成灰,李歸戰部反而會措手不及。
不過,楚軍對付李歸戰部的最好方式,還是人海戰術,基本上去的人多了,李歸戰部也不會上去送死,所以這時候的幻光戰部就開始跑過去進行自殺性襲擊了。
這種自殺性襲擊,一開始在斥候中還是相當有效的。
畢竟折光所帶來的防禦力對幻光體係隻能防禦一擊,所以李歸戰部的幻光戰士在斥候水準的交戰中,那就是被砍了一刀那就直接爆炸。
河北聯軍對這種戰法是相當頭疼,甚至說還逐漸形成了鬼神之說,不過很快範瑾瑜便再次出招,他開始進行協力天賦進行全軍推廣!
簡單的說,就是把丹陽軍團的協力天賦向全軍推廣,這天賦成型快,威力足,更是與韓知兵的指揮相當的契合,普適性也非常的強,對付別人不敢說,但對付李歸戰部絕對夠了。
範瑾瑜也知道,全軍推廣一種體係其實是非常危險的,但就現在來說推廣這種體係是最好的選擇,不僅是為了對付李適,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這種體係能一定程度的整編與容納臧荼與張順的軍隊進入到整個體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