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二章 道義與實力的抉擇(1 / 2)

“季布,你回來了?回來就好,進來說話。”項策羽拉過季布說道。

季布臉上帶著幾分慚愧,進入到屋子裏貴在地上道:“大王,季布無能,被漢王所俘。”

“季布,那場戰爭的責任在我,若非你斷後,我軍能逃生者怕是寥寥無幾!”範瑾瑜連忙站出來,但是坦然的承擔了責任,說道,“如今你能回來,自是幸事一件。

不過,李適讓你過來,應該有什麼話讓你傳達吧!”

“是的!”季布點頭道:“北方有胡人入侵華夏,遼東王韓廣被胡人殺死。

李適便希望大王率軍北上一同阻擊胡人,從而分封大王為遼東之地的主人。

除了大王不能南下以外,兩年時間,齊地的資源大王能夠拿走多少,那就算多少。”

“以周代商分封天下,顯然河北之戰後,李適並沒想對我們趕盡殺絕的意思。

但作為代價,我們怕也要背井離鄉,回不得楚地了!”範瑾瑜感歎道。

“李適的話真的可信,難道他不會欺騙我們嗎?”英布有幾分不甘心。

“連嬴子嬰都能夠在西域活下去,漢王與大王英雄相惜,定然不會騙我們!”龍且道。

不得不說,李適放了嬴子嬰,對戰場上直接就死了的諸侯來說基本上都隻能認命。

但對走到絕境的諸侯來說,他們知道,縱然戰敗了至少也不會直接被弄死。

李適到底給他們留了一條路,雖然這條路並不好走,但相對來說,這條路的存在也不會讓他們徹底絕望,畢竟說到底他們還是諸侯。

“李適的許諾……我是信的!”項策羽歎了一口氣,道:“當今天下諸侯中的英雄,也不過隻是我與他二人而已,若非中原太小,我與他也不會走到如今的地步。”

“大王,漢王讓我來勸說時,便過來告訴我,中原太小,小得您跟漢王隻能活下一人,但天下又很大,大得您與他能夠共存!”季布也讚成的對項策羽道。

“尊王攘夷,九合諸侯……祖龍統一中原,而李適繼承了祖龍意誌,選擇了讓中原統一。

但同樣也選擇了承接春秋戰國的分封製度,隻不過分封的範圍在中原之外。”

範瑾瑜道,“不論怎麼說,河北之敗讓我們隻剩下了齊地。

但齊地無險可守,下次再敗,就不僅是中原,怕是整個天下,都沒有我們的容身之地了。”

“你的意思是我們投降嗎?”項策羽看著範瑾瑜,神色嚴肅的問道。

項策羽沒有想到,就算是最堅定的範瑾瑜,在這時候都產生動搖了。

但是想一想也正常,河北之敗,對於自己來說,難自己心中的傲氣沒有受到打擊嗎?!

範瑾瑜繼續道:“是否選擇接受李適的善意,是你的決定,但無論做什麼決定我都追隨。

我所能做的隻是幫助你分析,如果不接受李適的善意,我們會怎麼樣!

剛才所說的那些理由還是輕的,李適讓我們選擇接受他的理由是守護中華,驅除異族。

如果我們連這個道義都不遵守,那到時候,他討伐我們最好的借口就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