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李適的話語,李左車的確不是很舒服,因為自己仿佛隻剩下了祖父的威名。
但自己與李適的幾次交手,李左車不得不承認,自己麵對李適的軍勢,甚至連一個良將都算不上。
隴西騎兵,禁衛軍,甚至曙光軍團,這一個個體係讓自己真的很絕望啊!
“你打算把燕趙之地交給我,你真放心我,我對你可沒有任何的好感!”李左車道。
李適聽到了李左車的話,倒是從容的笑了笑,道:“你隻要記住,你心中有著邊疆百姓,那便是心中向著我,至於好感,你又不是絕色佳人,何須對我有好感。”
聽到李適這般的話語,李左車愣了愣,他沒想到李適居然會說出這話。
因為對他來說,因為君王的好惡決定一名將領這才是正常的事情。
像李適這般因為邊疆的百姓適合而決定一名將領的任免,這種事聽都沒聽說過的。
“李左車謝過……大王!”李左車麵對著李適的任免,到底還是選擇了謝恩。
當然,對於這個時代的人來說,感謝別人歸感謝大王,但要是自己幹得不爽,還是會選擇辭職了事,多少算是戰國遺留下來的遺風,有一種幹不起我還躲不起嗎!
說實話,李適不在乎李左車喜不喜歡自己,至少就目前來說,讓李左車駐守邊疆是一個相當不錯的決定。
簡單的說,自己的確是準備把滅了匈奴,把北方土地拿到自己手中作為主要目標。
但是隻要自己的後勤還跟不上,那李適便不會隨意發動主動進攻。
這時候,就需要一名熟悉胡人的將領駐守邊關,幫助自己守住漠北一線。
其他人不是不能做到這一點,隻不過自己從政治上考慮,駐守邊疆的人最好是河北地區的本地人,並且有著足夠威望,這樣不僅是有助於防守邊疆,更重要的是穩定河北人心。
至少自己需要給河北地區的人展現出自己也願意接納河北人才的態度。
而李左車願意投降,對於李適來說,自然是再好不過。
否則自己也隻能退而求其次的讓周勃留下來了,至於韓知兵,除非是把他直接踢出去做諸侯王,否則李適感覺還是自己把韓知兵給留在自己身邊的好。
雖然時不時的氣氣自己,讓自己不得不在日記本上少少記上幾筆,看在他的指揮能力上,李適表示自己很大度的,非常大度!
當然,選擇了讓李左車留下來,但士兵肯定是要從預備役裏麵塞給他做骨幹。
而同時曹參也被李適留在巨鹿,一是讓他在巨鹿建立一個預備役的營地,來吸收大量或是落草為寇或是無業遊民,把這些人先是招募到俘虜營中,表現良好的吸收到預備役。
這些預備役人員,經過了足夠的磨合後,再交給李左車來進行專業化發展。
說實話,這套程序下來倒也沒有什麼兵不知將的說法,基本上每一個將士都是合格士卒,但邊疆地區的大將,如果想要煽動士卒造反卻也不現實的,但這些士兵的素質,基本上也能滿足良將的發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