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五章 項策羽的意誌(1 / 2)

聽到了範瑾瑜這話,項襄不由閉上了嘴巴,打敗李適……

他爹項梁打不敗李適,他哥項策羽一樣打不敗李適,他們是不想打敗李適嗎?

不是的,是真做不到啊!

不論當初在潁陰地區的交鋒,還是現在在河北地區聯合諸侯與李適一戰,可以說,自從秦末亂戰開始,項家至死至終的對手,也不過隻是李適而已。

但李適從一屆農民軍的嘍囉一路走來成為了如今俯視中原的霸主,但項家呢,從天下諸侯的盟主,到現在不但自己成為孤家寡人,更隻能盤踞在了齊地。

範瑾瑜把事實擺在了項襄的麵前:“想想我們的環境,想想李適的優勢。

雖然不是很想要承認,但河北之戰就已經決定了天下歸屬。

現在李適的體量,是我們大楚無法抵擋的!”

齊地富饒,但從項策羽強行占領此地至今不過隻是三年時間,哪怕有範瑾瑜與項他處理齊國內政,但不要忘記了當初項策羽是怎麼樣占領齊地,齊地百姓又是怎麼樣反抗項策羽。

三年的時間還不足以消弭當初的仇恨,甚至這一股仇恨還在醞釀。

這就導致在河北地區的損失,項策羽根本就沒有辦法輕易的恢複。

不論兵器,還是人手,在一個自己根基並不深厚的地區,想要快速補充這真的不容易。

與之對比的李適,蜀地、關中、三河、南陽一個接著有一個的產糧區,隨著新一年的糧食收割,已經讓這些區域安穩了下來。

想來最多再過一年,李適便是能夠重新拿出這驚人的五十萬多萬的戰力,再次包圍齊地。

那時候齊地有什麼,齊地在地形上完全就是被包圍的狀態。

黃河這條水道完全沒有辦法作為屏障,畢竟自古以來就沒有任何人有守黃河的說法。

可以說一旦戰起齊地處處要守,但麵對李適的曙光軍團,韓知兵的禁衛軍,隻要有一處守不住,那齊地馬上就會重現樂毅滅齊的情景,在地利上也完全沒有優勢!

最重要的還是在人和上,範瑾瑜看了一眼項策羽,微微歎了一口氣。

李適在齊地的名望絕對比項策羽要高,因為項策羽在當初在齊地大殺特殺,所以齊地百姓跟楚軍多少是有仇怨的,也正是這種仇怨,讓項策羽的核心幾乎沒什麼齊地的人。

而自己來到齊地後,雖有所安撫,但在李適綁走了大量的齊地書生,再建設了所謂的大學後,齊地本地人都心向李適,比如孔家,顏家,孟家,都選擇千裏迢迢的跑到長安那所大學去,都不願意留下來出仕項策羽。

所以可以肯定,等到李適接手齊地,甚至不需要李適做什麼。

單單隻是這些齊地本來的貴族世家回來,相信李適接手齊地就不會有任何掣肘。

正因為天時地利人和自己全部都不占任何的優勢,在李適提出讓項策羽離開中原,到其他的地方另外的建設楚國的時候,範瑾瑜選擇了同意。

因為這是當下最好的辦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