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七章 韓知兵的抉擇(1 / 2)

宴會結束,分封的消息開始傳播了開來。

大秦雖然苦役百姓,祖龍違背了當初的法治契約所以導致了天下紛亂。

但因為大秦從分封製到郡縣製的過度,結果沒有足夠的官吏來管理這個天下,從而讓郡縣製的優勢發揮出來,這也是天下紛亂的原因。

所以,李適提出中原內郡縣製,中原外分封製,並且給雙方劃定黃色的區域作為食邑緩衝區,對李適麾下的將士們來說,還是相當受到歡迎的。

因為不是什麼人都想出去做一番事業的,像那種人要走出舒適區的雞湯聽聽也就得了。

要真的把自己的身家性命壓上去做那肯定是腦殘了。

因為所謂的舒適區的確桎梏了你的發展,但同時也是對你的保護。

不是什麼人到了外麵的世界就一定能夠有所發展的,更多的直接就沒了,能活著回來就很是不錯了。

用乾卦來解釋也許更適合,比如說乾卦的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和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都說明一個人取得了不錯成就與功業,隻不過也個是小成就,一個是大功業。

但這中間兩掛的跨越是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和九四:或躍在淵,無咎。

這兩步跨越,按照八卦來說八分之一的概率去計算,基本上六十四分之一的概率。

這個數據放在現實中,比例會更進一步放大,隻要欲望不盡,這考驗永遠不盡。

所以像韓知兵這種國士無雙之人,自然希望自己更夠創造一番偉業。

哪怕自己在李適賞識下取得了天下武將最出色的成就,但即使如此依舊是不滿意。

但陳雲有所不同,陳雲的目標原本隻是感謝李適帶著自己走出了泥潭而已。

哪怕到現在,陳雲覺得自己跟隨李適一路所獲得的也已經非常滿足。

他從來都隻認為如果不是李適,自己隻是普普通通的百姓,哪怕到現在的位置也都隻是機緣巧合而已。

更不要說,現在自己掌握著最受到李適信任的曙光軍團,難道自己到了外麵,還能夠擁有這樣的兵力與實力嗎?

安安心心的在這裏做守護這個國家的統帥難道不好嗎!

雙方身份不同,能力不同,見識不同,以及人生觀價值觀都不同,自然選擇就不同。

不過,諸侯分封的消息傳播,對於李適麾下的武將們來說隻是有所悸動,但對天下諸子流派卻引發了相當大的動蕩。

諸子百家為什麼秦之後,仿佛整個都銷聲匿跡了起來,那自然是因為統一的政治政權,對於諸子百家來說幾乎是絕對的強勢。

戰國時代,諸子百家有著你不用我那我就去別國混的想法,時不時就拍拍屁股就離開了。

但現在不一樣了,自從大秦統一後,諸子百家就直接被祖龍碾壓了。

甚至還出現了農民起義這種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事情,但隨著李適推動分封,諸子百家突然感覺,屬於他們的時代又重新歸來了。

自己就算是不受李適待見,但還有其他諸侯能選擇的時代來了!

可以說,李適分封的消息才剛剛放出來,武將們都還思索著應該選擇較中原的外圍區域,為以後向外遷移諸侯國做準備,還是應該靠近中原區域,靠著中原繁華,自己也能多吃一點食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