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一章 李廣(1 / 2)

“咳咳!”張九章收斂了笑容,道,“是王二寶發來的廣陽郡總結,他已經跟鄭渠兩人完成薊縣到津口的勘測,還送來了設計圖的副本,等到雪停下就能開工了。”

“很不錯的消息!”李適點頭道,

“隻要薊縣到津口的運河開通,就為接下來的施工奠定了基礎。

津口的魚幹、食鹽的等物資都能運送到薊縣去,甚至齊地物資,也能走海陸運送到薊縣。

到時候運河可以兩頭一起修築,就能夠更快了!”

說實話,一開始李適並不了解,京杭大運河為什麼要把天津這一段給帶上,直接修一條筆直的河流不好嗎?

但在實際的操作中,沒有薊縣到津口的這一段運河,修建運河的整體成本直接就飆升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

但修好薊縣到津口這一段後,原本隻能一個方向一路慢慢修過去的運河直接有了一個重要的補給點,現在可以直接一個設計圖,兩頭一起進行挖掘。

這樣等到正式對洛陽到薊縣這段運河挖掘時,就能兩頭一起起步,從效率上來說直接提升了一倍。

而且對王二寶本人來說,他也能回到洛陽來,監督起道路施工了。

這個時代在某種程度上來說,算得上是最好的時代。

因為天地精氣的原因,讓人類改造自然的成本變得極其低廉。

遠得不說,用丹陽兵的協力天賦進行挖掘,至少不會比挖掘機幹得慢,甚至在靈活度上,遠超過挖掘機。

大概就有點像是七龍珠裏麵的孫悟空在工地中幹活一樣,一個人幹了一百個人的份。

這就讓原本很可能幾代人都做不完的事情,現在一代人就能做完。

而對李適來說,最大的作用就是,很多原本應該是超越時代的設想,來到正常的秦漢之交絕對會玩崩生產關係的,但現在隨著天地精氣與軍團天賦,甚至溫養技術的出現,好像又讓這一切變得有施展餘地了。

李適還真就是成功調節了生產力與生產關係。

就現實來説,天地精氣所帶來的生產力,第一次工業革命所帶來的生產力要低。

尤其以丹陽兵的協力天賦所打造出來的工人團體全力幹活的效率自然是杠杠的!

“需要冬天過去後才能進行開工……可惜了!”李適感歎了一句。

李適自然不可能沒人性的讓他們冬天進行幹活,別說李適的羽絨服還沒從軍用普及到民用,就算普及到民用了,李適也不會讓百姓去做這麼喪心病狂的事。

頂多就是讓他們去多挖一些地下堡壘,然後在底下堡壘下麵幹活。

畢竟在外麵讓他們幹活不方便,但底下堡壘能抵禦寒風,至少在包吃包住還給錢的情況下,讓百姓們幹活還是很樂意的。

畢竟一個冬天都坐吃山空,對任何人來說都沒有太大安全感,畢竟小錢錢越來越少了。

但有飯吃有錢收,就算工錢低一點,絕大多數的人還是能接受的。

而李適安排的一些拋光,打磨,組裝一類的活也在這時候丟給了當地的百姓們。

雖然每一個村子都能發到,但真正想要幹活還要看出身,看人脈,不是想要幹就能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