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適應該找自己的……他就不想要了解了解西域的情況?”
項策羽百無聊賴的躺在房間裏麵睡了幾天,但很顯然李適沒找項策羽的意思,讓項策羽一個人在長安自己玩去。
項策羽實在待著無聊,便來到項他的住所,這時候的項他正在奮筆疾書的處理著政務。
一疊小山高的政務放在項他身邊,不過項他處理起來已經相當嫻熟了。
顯然項他已經適應了在給張九章打下手的日子,此刻項策羽的到來,道,“咦,策羽,你倒是稀客,怎麼有空過來!”
實際上項策羽回到長安時,就已經跟項他見過麵了,隻不過,還在長安等待範瑾瑜而已。
而項他到底處理過政務,清楚知道想要把項家齊地的底子搬遷西域去需要多大代價。
所以,項他倒也沒有著急的前往西域,而是在長安留下來,打算跟範瑾瑜製定了計劃,一起幫忙把資產轉移。
而現在閑著沒事,那就努力繼續工作,因為這有助於幫助自己解長安運作。
對項他來說,在長安工作的時間,自己能感覺到自己的內政能力明顯得到了提升。
不僅僅是新的東西帶給自己在思維上的拓展,更重要的是因為長安這邊幹活從來是把人當做畜生用,這工作強度讓項他有一種換發了第二春的感覺。
還好項他隻是臨時工,所做的隻是細枝末節,所以他的工作可以帶回家處理,隻要第二天把公文交上去就好,但即使如此,項他也常常要挑燈夜讀,才把這些工作給完成了。
尤其春耕那段時間說,項他感覺自己真透支了,自己為項家幹活都沒有這般的努力過啊!
結果李適送來了幾背簍人參,表示能補氣養生,意思自然是繼續為長安事業努力加班。
說實話,項他內政能力是真不錯的,曆史上除非是彭越騷擾彭城導致項羽缺糧以外,其他時間項羽基本沒有缺少過糧食。
其中最經典的是項羽與章邯對峙時,雙方互耗,章邯的糧食先因為後方的原因支撐不住了,這才有章邯率眾投降,然後項策羽因為糧食不夠把他們全部埋了的事。
而現在這種人既然想要在長安學點東西,想要看懂長安的整個操作,對張九章來說,那自然是往死裏用。
你不是要了解長安的運轉嗎?
你不是想要知道李適為什麼發展得這麼快嗎?
你不是想要找到為什麼李適的物資全部都用不完嗎?
隻要給我工作,你一定能找到答案的!
這種感覺就好像,你想要發財嗎?你想要出人頭地嗎?隻要你努力幹活,一切都會有的!
李適不介意項他學習自己,且不說以項他頂多就學個表麵,最終雙方差距到底還是在思維與執行力上,有的東西真不是項他強,就能夠套用過去的。
最典型的就是印度,什麼東西到了印度,怕都沒恒河水管用,因為組織力太一塌糊塗了。
而知道了李適的的態度,那張九章還有什麼好防備,往死裏用就是了。
然後項他不知不覺就被各種政務給堆積起來,隻是一陣恍惚,頓時感覺時光飛速流逝。
項他向窗外隨意看了幾眼,便從白天到晚上,然後不久就是要躺在床上睡覺了。
“我說他叔,你可是我們項家的謀臣,你在我們項家都沒有這麼努力的工作吧!”項策羽看著項他打量了自己一眼,便重新低頭開始處理政務工作,實在忍不住道。
項策羽感覺,項他不過隻是在這裏待了幾個月時間,好像整個人都變成李適的形狀了。
項策羽說到這裏,便隨便拿起幾份文件,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情,像是哪裏缺人招工了,哪裏的道路不通需批準修理,哪裏蔬菜沒有銷路,需要國家兜底等等,進行一一批注。
在項策羽看起來,這些都不過隻是雞毛蒜皮的小事情,但項他處理起來倒是津津有味。
“這些東西很有意思,以小觀大,以前的我一直不明白,為什麼李適治理國家能變出那麼多的錢財來修路的修路,鑄鐵的鑄鐵,甚至連軍隊的裝備都比我們要好的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