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考古在小鎮(1 / 2)

正文 第1章 考古在小鎮

坐在奔馳的車上麵,司徒彥軍不停地望向車窗外麵的美麗的世界,或是黃沙漫天,或是下午的太陽略顯昏暗,或是對前途未知的

那一絲渺茫。雖然他從未曾踏上過這片神奇的土地之上,卻依舊滿心繚亂的思緒。這些思緒的躁動、跳躍,就快要溢出了自己的胸口。

“到了,馬上就要到了呀。”司徒彥軍的心跳得更加的快了。以前,司徒彥軍是知道這片土地的,在那個時候,總是聽人說起這塊算是中等貧瘠的,在中國已是很少存在的土地,它的破敗,它的陳舊,它與現代的脫軌。可能以前司徒彥軍對這些還沒有什麼模糊的概念,那麼現在,司徒彥軍了解到了,原來一切都不會空穴來風。雖然隻是在車上,可這片土地還是無時無刻的不在對世人顯示它的落後,破舊跟難堪。在司徒彥軍眼裏,此時的土地,就仿佛好像是一位衣衫襤褸的乞討者,雖然有點不好意思,卻又無可奈何地歡迎著來自遙遠的地方的尊貴的來賓。可司徒彥軍在片刻的失神之後,卻再也不為之所動,因為此時的他的腦海中所想的到的一切隻有怎樣才能找到隻存在於傳說和失散古籍中的古代城池以及怎樣才能再現傳說中的古城的原有的樣子。

司徒彥軍對自己很是了解,雖然僅僅是一位還沒有走出大學校門的衝動的學生,但是以他對於考古工作的熱忱和喜愛,特別是對野外考古學的情有獨鍾,這些讓他在上大一不久後就樹立了以之為專業的目標,而從內心升起了那種無法用言語表達的衝動,更是使司徒彥軍像期盼著丈夫歸來的新婚妻子一樣期盼著畢業實習。他急著離開城市,他想要到野外的,偏僻的地方去,想要施展自己的才能。三年的苦讀,好像也僅僅這些才可以對得起那些往日中埋頭苦研,不懈奮鬥的辛苦歲月。

司徒彥軍是A市A大考古學專業的本科大三在校學生。A大一直實行的都是“3+1”的教學模式,即學生在校隻上課三年,還有一年的時間是要參加畢業實習,而在校的三年中,又會有不定時的實習,這些實習則完全看學生在校表現、老師上課的進度。而根據按照這一學年學校的學業時間安排,在校的大三本科學生必須自己選擇一個實習的地方。這在在本專業可是學生們的頭等大事了,即使是在考古學專業,也可以算是一件特大的事情。因為這次的實習是對學生三年學習的專業知識和所形成的專業素質水準的唯一次從各個方位、多層次的展示,這是三年刻苦的成果展,這也會成為他們踏入社會,走向未來崗位的唯一一次大規模的練兵。

在大家商討了指導教授歐陽教授的意見,並且經過了學院中的討論之後,司徒彥軍所在的這一屆學生的實習所在地選在了一個極為角落中的小鎮。根據按照互聯網上查找來的資料,這個小鎮的生活環境似乎好像很差,但是據說自然條件不錯,算得了是山清水秀。不過,雖然小鎮的生存條件比其他的地方艱苦了很多,大家所要麵臨的挑戰比其他學校的考古係學生要多一些。可是,就是在那樣的一塊土地,在一片非常荒蕪和艱苦下所掩蓋著的卻是那幾千年之前的喧鬧、嘈雜跟盛世繁華無比。根據按照具有豐富的野外考查經曆的歐陽教授的話,我們可以總結出這樣的結論:大約是在魏晉南北朝時期,這個地方曾經出現過較大規模的城鎮。在史學界和考古界,許多的專家和學者都對這座曾出現過的古代城池的方位及形狀、製度做出了一些比較大膽的,也比較切合實際的推論。可是,不幸的是,因為那時距現在的時間實在是太遙遠了,而且,現代人對那時候的資料保留的很少,所以,直至現在,這座古城的真實麵貌依舊被列為史學界以及考古界的十大疑案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