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亞和趙承剛是大學時的同學,在社會工作5年後,他們都積蓄了30萬元。5年前,他們都花掉了這30萬元。王小亞從現實需要出發,很實際地購買了一套房;趙承剛則趕起時髦,超前消費買了一輛“別克”轎車。5年後的今天,王小亞的房子增值到100萬元;趙承剛的二手車市值隻有5萬元。現在,趙承剛為以前的非理性消費後悔了,麵對目前價位越走越高的房價,他隻能望樓興歎,後悔當初沒有將30萬元拿來買房。
無獨有偶,在前幾年倡導貸款消費的潮流中,陳小姐也趕了時髦,到銀行貸了7萬元的款,過起了“借明天的錢享受今天”的超前生活。但過不了兩年,她就發覺這種消費有失理智,因為她那不豐的薪水根本就無法保證每月輕鬆地還銀行的貸款。她現在的生活開始“有點煩”了。其實像趙承剛和陳小姐這樣未用科學的態度對待金融消費的年輕人,大有人在。
在人們與金融越來越親密接觸的當今,科學地對待金融消費已顯得越來越重要。美國哈佛大學教導出來的人,畢業參加工作後很多人變得很富有,並非是因為名校出身、起點比別人高,而是其不同於一般人的理財觀念。每個哈佛學生的第一堂經濟學課隻教兩個概念:一是花錢要區分“投資”行為或“消費”行為;二是每月先將30%的工資用於投資,剩下來的才進行消費,也就是說他們很理性地確保收入中有一定部分用來投資。
那麼,麵對變幻莫測的世界,年輕人又該如何使自己的金融消費步入科學消費的理想狀態呢?
首先,要有理性的態度。科學的消費肯定是理性的消費。對待金融消費切忌人雲亦雲,隨波逐流。別人可以貸款買車,那是人家有固定的收入來保證按時足額還款;而財力不足、未來收入期望不高的你,就不能跟著也貸款過上有車的日子。消費的理性要求人們要有冷靜清醒的頭腦來分析社會上出現的金融消費熱現象。幾年前,銀行存貸款利率下調後,在“保費也會跟著調整”的誤導下,許多人紛紛傾囊購買保險,結果保險費率不調了,那些搶購保險的人們不僅沒有賺一把,還紛紛陷入“財政赤字”的困境。
其次,要以需要為準則。如今金融產品琳琅滿目,許多人看花了眼,不管有用的還是沒用的,都“統統拿下”。李女士就是這一消費群體中的一個,她早些年辦了張信用卡,至今還沒有正兒八經地使用上一次,但卻要每年白白地支付20元的年費。因此,金融消費一定要貫徹“需要即科學”的觀念,購買金融產品以夠用為界線,切忌多多益善。
最後,要注意選擇。有些人不注重金融產品的選擇,簡單地認為都一樣。但現實告訴我們,目前各家銀行提供的金融產品所包含的服務和保證是不一樣的。比如,同是辦理一張存折,你選擇了有開辦跨省轄存取款業務的銀行,那麼你所持的存折就會比一些銀行存折多了些功能,使用起來的效果就大不一樣。即便是看起來沒有什麼差別的金融產品,其實質也大不一樣。比如,兩家銀行都推出了住房按揭貸款,利率也一樣。但你選擇了一家形象佳好、實力雄厚的銀行,就等於選擇了一家信譽良好的房地產開發商,因為出眾的銀行隻選擇出眾的開發商,從而使你所購的房產更有質量保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