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十破陣13(3 / 3)

康長壽忙道:“正是,長公主喜歡玉茗花,每年來此,都住同樣的地方。”

道旁多為花林,但多年未打理,雜草長的比花樹還茂盛,待繞過一小片木槿花林,康長壽所說的殿閣便出現在眾人眼前,而殿旁果真有片花圃,花圃為荒草所覆,如今隻有三兩花骨朵,遠不比山野中的玉茗花開得漂亮。

孫律並無進殿打算,想到戚潯驗屍所得,他隻問:“二殿下當年住的院子,當是宮人提前精心布置?”

“不錯,內苑每一處殿閣都布置得極為精細,小人們照著主子們的喜好,提前三個月便開始準備了。”

孫律又問:“那各處屋子裏都有什麼,你們當是心中有數?”

康長壽一怔,“屋子裏有什麼,這要布置內苑之人才知,小人當時管著外頭車馬,是不知的,不過……每年準備時都有名冊,免得丟了東西,小人可去找找,但是否找得到,小人不敢肯定。”

“名冊在何處?”

“在東麵的庫房之中。”

孫律肅聲道:“帶我同去看看。”

他如此吩咐,其他人卻是不解,宋懷瑾上前道:“指揮使查問這些,莫非案子和二殿下屋內之物有關?”

孫律邊走邊道:“當年起火之前,二殿下曾被刺傷過,且刺傷他的凶器頗為特別,如今還想不出是何物,凶手若不是提前準備,極有可能是用他屋內之物。”

宋懷瑾麵露恍然,一行人原路返回,又往東行,東側靠近玉茗殿,便出了內苑之境,孫律一邊走一邊計算著什麼,走到玉茗殿之前時卻駐足,“將在呂家和齊國公府得來的證供拿來。”

隨從從懷中掏出一卷手書來,孫律接過展開看了看,又遞給鄭懷興等人,建章帝既令他帶著三法司之人前來,便是想將一切過至明麵,他便也不必遮掩,宋懷瑾和藺知行湊近了些同看,但看完了後,三人皆是茫然。

藺知行道:“這是老將軍和齊國公當年的證供,但也並無指向。”

宋懷瑾搖了搖頭,“按照從那邊走過來的時間和起火的時間推算,最早來的赴宴之人,可能性都不大,隻有最後幾人有可能——”

戚潯略一猶豫,道出此前和傅玦、江默二人提過的話,“如果凶手傷人在前,但放火卻用了延時之法呢?”

宋懷瑾濃眉揚起,“確有此般可能!如此,起火之時,他早已在眾人眼前,便無懷疑的理由,也是如此,當年案發被指證的皆是陸氏下人,而非陸將軍本人。”

玉茗殿巍峨闊達,如今門上銅鎖鏽跡斑斑,已有許久未曾打開過,孫律並不在殿前多留,先往康長壽說的庫房而去,走到半路,遇見了取布局圖的小太監,孫律接過布局圖邊看邊走,眼底仍然疑竇重重。

待到了東邊一片低矮院落,便是宮侍居所,亦是庫房所在,康長壽開了其中一處屋門,撲麵而來的灰塵嗆得他猛咳了幾聲。

“這些屋子已經多年不開了,裏麵存放的舊物和名冊賬本,也都多年未打理過,不知能否找到對大人有用的——”

屋內櫃閣林立,皆被蛛網塵灰滿覆,康長壽隨意打開一處抽屜,便見其中賬本已被蟲蛀,眾人隻覺不妙,幸而康長壽十多年前來過此處,選了幾個就近的櫃閣依次搜尋,兩盞茶的功夫之後,果真讓他找到了和瑤華之亂有關的簿冊。

“這些是采買所用賬本,這些是內府出器物的名目,應該就在這裏麵——”

康長壽抱出幾摞泛黃名冊,戚潯見其上多有蟲蛀,心底發緊,便上前幫忙,其餘人見狀,也都來一同翻查,不出片刻,藺知行語聲一振道:“這裏是長風閣的珍寶名錄——”

作者有話要說:  注:1引用自南宋範成大詩作《玉茗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