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開拓(1 / 2)

得到了德陽稱帝之後,李如馬的反應最為迅速,在接連攻克十座小型城市之後,立即派人向德陽首府俯首稱臣納貢。

對於李如馬這樣的小角色,德陽方麵自然是看不上的,以朱全為首的陰謀圈子也是樂見其成,就怕他不能把事情鬧大。

李如馬在接收到了德陽方麵的一批軍事援助之後,可想而知他的勢力瞬間暴漲,幾乎在一夜之間就吞並了三個省府,最終成為了名副其實的西部王。

見到李如馬的成功,各路豪強人物肯定是坐不住了,先不用說良勝蒯這些原本就是亦黑亦白的人物會有動作,就是許多原本的地方長官以及省府將軍都開始頻頻的向自己周圍勢力動作了起來。

早些年被擊垮成為廢墟的南方勢力也同樣如此,一時間便進入了城頭變換大王旗的時代。

另一方麵,原本縱橫三省的袁家兄弟在被地方勢力們聯手擊垮了之後,實力大不如前。

雖然他們身後的異種依舊還在大力支持,但是其說話的比重逐漸減小,異種逐漸走向舞台中央。

在沒有類似吳覺集團的嚴苛法律管控下,這些異種基本上就成為了當地地區的禍害。

這就導致了原本大幅度縮水了的袁家地盤再一次出現混亂。

實力大不如前的袁家,尤其是沒有任何管理能力的袁平手上迅速退出南方各省,企圖休養生息重頭再來。

他們退出去之後,之前那些省府的空白地區就成了陳華、揚中兩人麾下軍隊的活躍點。

在經過了長達四年的倉皇逃竄以及堅持不懈之後,他們終於在苦難中等到了自己的反擊機會。

如同李如馬一樣,除了正麵戰場上幾十萬軍隊的圍剿之外,地方勢力們那各自為戰的軍隊基本不是他們的對手。

隻有他們縱橫馳騁的身影,就沒有正規軍野外追擊的事情。

也是由於他們的口號隻是針對當局腐朽的長官貴族之流,所以百姓中的看法並沒有太多仇視,相反貴族階層裏麵的許多有識之士卻是一個又一個的跳入他們的陣營。

這樣一來便使得省府內正統的軍隊力量越發下降得快,到了最後貴族軍隊中的逃兵人數開始向正比前進,不戰而降的事情也越發的多了起來。

不過這些省府裏麵的大貴族們也不是傻子,當即拋開了個人恩怨向背後的袁家求援。

不過這時候的袁家正是缺乏物資錢財的時候,為了轉移省府內部的矛盾,毅然決然的挺住快要倒塌下去的勢力,組織軍隊南下。

在嚐到了些許甜頭之後,袁家也開始變得聰明了起來,和李如馬學起了養寇自重的賺錢把戲。

南方省府雖然暗恨,但是他們也沒有辦法阻止這種情況發生,誰讓他們手頭的軍隊不行,隻能吃虧買單。

同年六月中旬,中聯區內部下轄地區再一次爆發糧食災荒,由此引發了民變。

各地區鎮壓雖然極速,但是在沒有糧食補充的情況下,民變的鎮壓效果根本沒有意義,前腳將亂民處置之後,後腳跟著又複發。

至此時此刻,五個大區的版圖已經是被各路野心家們弄得烽煙四起、血流不止。

作為立誌匡扶宇內還天下民眾一個朗朗乾坤世界的北部區豪強人物,吳覺自然不會放過這麼好的一個機會。

“把我書信迅速遞給杜將軍”

把東西交到衛兵手裏之後,吳覺立即進入會議大廳,和滿堂的軍政要員們開始了長達幾個小時的作戰會議。

吳覺的構思如下。

向東結交好杜家的勢力,暫時不去碰觸這一塊還算是硬骨頭的地盤,以實行兩家互不幹涉向南進軍瓜分其餘省府的進攻部署,來穩住杜家勢力。

而華滋克省內部真正的想法則是一路南下,將版圖上可以連成一片的省府統統拿下,然後走穩固西部地區,從下往上逐漸將杜家勢力迂回壓縮在小區域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