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相救(1 / 2)

文雋同慧心移步至佛堂,文雋見其間一些殘破的佛像已被盡數搬走,比之前看上去要寬敞開闊不少,而正中一尊金漆已掉盡的大佛前,果然有一墩碩大的樹樁。

文雋看著布滿灰塵的桑樹樁,感慨道:“未想到親曆願會寺由盛轉衰的卻是這一墩枯掉的桑樹木樁。”

慧心在一旁輕聲念了幾句經文,道:“萬物皆有生命,盛衰亦是常態,鄉君不必太過感懷。”

文雋頷首淺笑道:“對了,同主持說了這麼會子的話,就在這裏替替外麵的流民謝過貴庵專程派人前來贈醫施藥。”

慧心回以笑意:“鄉君言重了,我佛慈悲,身為佛門弟子也當以救苦濟世為已任,況且比起你這些日子所做的,明鏡庵做的這些就顯得太微不足道了些。”

文雋鄭重道:“主持這番言語讓我愧不敢當,我不過是因機緣巧合先親睹了他們的慘況,若是讓主持先遇到他們,您一定會比我做得個更多更好。”

慧心以手輕扶她:“鄉君不必過謙,如今兆京城誰人不知韓侯府上有位活觀音,其實我今日過來還有一事要與你商議。”

文雋心裏微微有些疑惑,道:“主持但說無妨。”

兩人慢慢從佛堂移步入到內苑,苑中有大約十來個人正修繕牆麵及屋頂,文雋在前麵小心帶路,提醒她們避開地麵各式雜物。

慧心緩緩道:“我打算向太後請求接管這願會寺,鄉君如何看?”

文雋有些驚訝地看她:“敢問主持是想將此地僅僅用作供世人祈願布施之所麼?”

慧心和善看了她一眼,輕輕搖頭:“聽聞這裏原本有數十個無父無母的孩子,如今寺院在修繕,我想鄉君應該是把他們暫時安置在別處了,是麼?”

文雋點點頭回道:“他們現在暫住在我義父在郊外的別院中,等寺院修繕好了就接他們回來。”

慧心讚許地看她一眼,又問道:“那以後呢,鄉君有想過他們日後怎麼辦麼?”

文雋微微皺了皺眉頭道:“這幾日我也在反複斟酌這個問題,打算屆時看看京中有沒有人家願意認養他們。”

慧心微微笑道:“其實,明鏡庵接管願會寺並不是為了香火布施,而是希望能照顧這些流離京城無家可歸的孩子們,日後鄉君也可以隨時過來看他們。”

文雋麵上盡是驚喜,激動之餘抓住慧心的兩隻手,謝道:“真的麼?那我就在此先替孩子們謝過主持了。”

慧心目光慈和,謙道:“明鏡庵隻是做了自己應該做的事而已。”

文雋滿麵笑意,想到什麼道:“主持,可以為孩子們劈出一間寬敞的屋子作為學堂麼?您可以放心,請教書先生的事由我來負責。”

慧心思慮片刻後,點點頭笑道:“還是鄉君思慮周全,寺院與讀書聲也是相得益彰,請教書先生的事就勞你費心了。”

送別慧心後,文雋引著如願準備再轉一周看一下流民們缺些什麼,正走到巷子中間,便聽見一陣整齊腳步聲響起,不一會兒便看到一個身穿官服的人帶著一隊皂隸來到巷中。

文雋愕然地看著這些人,隻見有兩個身強體壯的皂隸走到明鏡庵小師傅贈醫施藥的桌前,惡狠狠地將人趕開,三兩下將桌椅和草藥等掀翻在地,衝幾個小師父大聲道:“官府辦事,不想被抓起來就趕緊滾。”

幾個小師父大概沒見過這種陣仗,個個麵露驚色,其中一個想要站出來說什麼,卻一個看著年長她一兩歲的小師父拉住向她搖搖頭,而後向那凶神惡煞的皂隸道:“我們這就走。”

文雋眼見幾個皂隸往自己的方向過來,拉了如願隱到一堵廢牆後麵,隻見寺廟門口施粥的鍋爐瞬間被砸得稀爛,不一會兒,修繕寺廟的人相繼也被拉樂出來。

眼看著施粥的人和修繕的人以及周圍前來幫助的居民相繼被趕走,如願著急道:“鄉君,這是怎麼回事啊,我們該怎麼辦?”

文雋小心翼翼輕聲道:“噓!小點聲,我們先看看他們究竟想要做什麼?”

有皂隸跑到那穿官服的中年男子貌似回報什麼,隻可惜離得太遠加上流民們驚恐之下發出各種聲音,她根本就聽不到。

隻見那穿官服的男子不住地點點頭,而後那皂隸大聲吩咐其他皂隸道:“讓他們全部站起來一隊隊的給我列好,不準他們吵嚷,有亂吼亂叫的直接給我棍棒侍候。”

那些皂隸紛紛跑到流民中間,用隨身未拔刀鞘的佩刀直接打在那些流民身上,要他們速速站起來,最開始還有流民反抗叫嚷,皂隸們對那些人下手毫不手軟,遇到烈性些的直接拔了刀鞘亮了刀,流民們見到明晃晃的刀便不敢再有異動。不僅沒有人敢再反抗,連不滿聲也不敢有,不過一炷香時間,流民們雖站得歪七扭八倒也算列好了隊。

這時那個穿官服的人終於慢悠悠往巷中走近了些,滿意地笑了笑,又嫌惡地環視了流民一圈,大聲道:“把這些亂民全部給我押走。”

文雋忍無可忍,不顧如願緊緊拉著,從廢牆後走出來,道:“不知使君是要將這些流民帶到何處?”

那人皺眉看了那個帶頭的皂隸一眼:“怎麼辦事的?有人藏在廢牆後麵半天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