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戴,馬的新計劃(2 / 2)

這讓王凱感到滿意,之後就先把這些學生甩給盧嘯仁了,讓他就著實際工作的地方給他們做點兒基礎普及,之後可以帶著他們去新教室看看,以後就能自己過去上課了。

而王凱也得不到清閑,必須帶著剩下的學生分赴各個工廠,看如何把幾十號人分散安置下。

也就是王凱的麵子夠大,而且從白合村出去的年輕村民這小半年的時間表現非常出色,從臨海市請來的老師傅又夠厲害,才讓這些工廠給他麵子。

即使如此,他也是協調了大半天才在天黑之前終於把所有學生都安頓下了。

“嗬嗬你小子被宗副縣長盯上,也算倒黴了,誰不知道那家夥是典型的實幹派,我接觸過幾個幹部,他們本來在縣裏混吃混喝非常舒服,但自從宗副縣長來了之後,根本沒有一天好日子過。”

王凱忙了一天,幹脆就先不回村裏了,給馬天啟打了個電話,這家夥竟然跑到奎陽酒店來了。更好,讓戴奎陽安排了個房間,他也先在縣裏住一晚。三個人難得能聚在一起聊聊天。

聽到王凱的事兒後,戴奎陽也不知道是幸災樂禍還是別的什麼情緒,笑著說道。

“算了,至少這些事情不算白幹,等這些人才培養出來,至少也能先緩解人才的壓力。”

馬天啟擺手道:“得了,你都忙了一天這種事兒了,還說這種話題你不嫌累啊?”

王凱聽出些味道來了:“怎麼?你們這次把我拉過來不止是想平常聊聊天吧?還有什麼事兒說吧。”

“真不愧是王凱,這麼快就猜到了?”戴奎陽笑著放下了筷子,“我和老馬最近想做筆生意,聽說你現在正缺地呢,想問問你有沒有興趣。”

“哦?跟地有關的?”王凱好奇地問道。

“沒錯,現在縣裏可說是咱們兄弟說得算了,但是縣裏的勢力咱們也不能心急,不能讓人覺得咱們在以勢壓人不是?所以我和老戴看準了魚鵬縣南的一片地,想把那裏買下來。那片地你應該也知道吧?比咱們這山溝子可好得多了。”

他們點到這裏,王凱立即明白他們的大體想法了。

戴奎陽的“根據地”並不在本縣,而是在龍泉市,從他們縣到龍泉市中間其實就隔著本市的魚鵬縣。

所以,他們在大方向上,肯定是想合力把勢力插入魚鵬縣,打通兩地的聯係,讓他們的力量能合為一體。

而從經濟角度來看,這也是個非常不錯的選擇。

其實不管什麼時期,看一個地方的經濟情況,很重要的一個方麵就是它的地形。比如說他們縣,就因為是個山溝子,同時又不像真正的名山大川有什麼旅遊名勝,所以發展經濟當然很吃力。

與之相反的當然就是天然海港城市,同時城市本身又處於平原上,那樣的地理如果沒借著改革春風的機會發展起來簡直就是沒天理。

如果不巧沒有臨海,要是能處於河道網非常密集的話,發展也會不錯,比如說臨海市就是這樣的情況。

而魚鵬縣的情況在市內也是非常不錯的。那裏不但是少有的平原地帶而且土地優良,據說早年曾經有農科專家到那裏考察過,對那裏的土壤歸為A級,非常均勻而且土壤營養也非常豐富,除了某些需要特殊環境生長的植物,一般的任何作物,水果在那兒都能生長得很好。

同時,平原多,那交通就好,那裏的河道雖然不多,但至少也有條主幹河流,配合起來,為他們的經濟發展提供了不錯的條件。

至少,王凱估摸著宗副縣長看著那片好地肯定是暗暗流口水的。

但是咋說呢?有時候太有利的條件也不見得就是好處,容易把人的心養懶。

早些時候,魚鵬縣實在是太容易發展起農業還有一般的早期產業了,就讓他們有些不思進取,現在的情況當然還是比他們縣強點兒,但是沒有什麼讓人眼前一亮的東西。

如果照戴奎陽和馬天啟他們說的,能把那邊的平原拿下一大片地,讓自己進一步發展新型農業產業,那絕對是飛上一個台階般的助力。

王凱心裏已經開始描繪出一幅幅精彩的藍圖,盤算著有了新的肥沃的土地之後,他們的規模能擴大到何種程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