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五)章(1 / 1)

小傑姐姐的講話,讓賈小刀徹底歎服了。他覺得,這是他讀書以來聽到最有激情,最有水平的演講。他認為,讓小傑姐姐到任何一所大學講授,都夠資格和水平!

賈小刀覺得人才啊,為什麼都埋沒在人群中呢。就好像,金子總在沙子中一樣。非要被淘出來才行。

為什麼學校有還那麼多蠢材,還耀武揚威呆在大學裏誤人子弟,端著他們的鐵飯碗沾沾自喜,自以為是。可是,他們又有幾個真正講出了人生哲理呢?又有幾個給學生提供了指導。他們大多拿著一本七八十年代出版的教科書,在那裏照本宣科,講著所謂的理論,所謂的高深知識。可這些全他媽的沒用。

賈小刀聽了小傑姐姐的講課,才覺得什麼是真正的教學,什麼是真正的講授。他開始想起自己所讀的那所在四川還特有名氣的大學,想起了自己所讀的中文係,心裏就覺得有太多的鬱悶。

是啊,偌大的中文係居然沒有一個真正的作家。全都是一些拿著教科書,像個老夫子似的,教學生怎樣思考,如何創作,或者就把大量的時間花在讓學生唱歌、跳舞、搞學生政治等等。

其實,大家都明白,這些教授和老師又出過幾本書呢,唯一值得自豪的就是曾發表過幾篇學術論文,並且拿著學校給發的工資自費排隊發表的。他們的書,也不過是打著科研基金的旗號,然後爭取一些公費,接著出版自產自銷。這些所謂的理論,所謂的研究,真的算當代文學嗎?真的算有文學價值嗎?就像一本《紅樓夢》,研究者成千上萬,養活了一大批所謂的學者。要是曹雪芹在天有靈,一定不願意看到,自己窮困潦倒大半輩子,窮十年之力寫就的小說,就被一群烏合之眾給研究來研究去,研究得麵目全非,最後竟成了他們謀生的工具。

這些所謂的教授,有幾人對我國文化事業的發展作出過一丁點貢獻。他們那些所謂的學術論文,不就是從網上東拚西湊,然後添上摘自哪裏,引自哪裏等等(證明自己查閱了幾本書,看了一些資料,以表示做了一些研究),接著就求爹爹告奶奶,求得幾個學術刊物編輯的同情,終於給他們便宜了幾分錢,最後發表出來,盡管這些學術刊物從來就沒幾人看過。但是,他們卻拿著這些所謂的教研成就,跑到科研處領什麼獎金,爭取什麼補貼,評一些不大不小的職稱。

賈小刀一想到這裏,就想起曾經一個宣傳部女老師為了給體育係教書的男朋友寫論文,在網上廣發征稿貼,尋求論文一篇。最後,很快就被中文係的一位正生活緊巴的師兄中標,於是給她在網上東拚西湊了一篇洋洋灑灑4000字的學術論文發了過去。

當然這位師兄也得了所謂的潤筆費200元,而那位體育係的老師拿著那篇買來的學術論文,屁顛屁顛的去找學報的編輯給發表了。

最後,他當然也如願以償的給評上了主任科員的職稱。然後蹺著二郎腿,坐在辦公室裏,對自己的學生教導:“你們要好好學習,爭取做一些學術研究。研究還是有用的,增加文化內涵嘛。”所以說,這世上某些人撒謊時眼不紅,心不跳,就像魯迅筆下的禽獸裝得一本正經。

“媽媽的,世界就是這麼怪!”賈小刀想到這裏就有點憤青味道!

回想起自己的大學,好歹在四川也算是個名牌。一大半的高考學子夢寐以求的學堂,在賈小刀看來卻是那麼的讓人失望!他看到眼前的小傑姐姐,他覺得她美死了。

淡妝化得恰到好處,身材勻稱得讓人遐想聯翩。再加上小傑姐姐講演時那絕佳的狀態和感覺,讓賈小刀佩服得五體投地,就像電影裏周星馳那句經典的台詞:“我對你的崇拜,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

賈小刀原來一直不明白為什麼那麼多人去追星,現在他終於知道為什麼了。就像唐伯虎看上秋香的那一刹那,便決定拋卻家裏的優越生活,自己甘心到華府去當一名打雜工,目的就是博得秋香一笑。

是的,一切就這麼奇妙。賈小刀深深體會到了這一點,這時也完全理解了所謂的歌星粉絲為了明星,死去活來的感受。

賈小刀覺得,小傑姐姐就是自己心中的明星。就是自己心中的偶像!

小傑姐姐的講課終於結束了,可是賈小刀卻還回不過神來。他看著小傑姐姐靜靜的下台,自己就像一個花癡。對她的崇拜之情,不能斷絕。

賈小刀心裏自己心裏怎麼了。為什麼在火車站見到小傑姐姐的時候,沒有這種感覺呢。聽了小傑姐姐的講演之後,就有了感覺了呢。

或許是因為小傑打開了自己心靈的自卑之門吧。是啊,他大學本科學位證沒有拿到,對一般人來說,是多麼絕望。在他最迷惘,最無奈到時候,是小餘姐姐的講演給了他信心,打開了他心中的結!讓他從失望迷惘的沙漠中,走了出來,走進了綠洲,走進了茂密的森林……

但是,直到後來,賈小刀才明白,小姐的演講其實就是在洗腦。因為,世界上沒有不勞而獲的事,更沒有小傑姐姐所稱的那樣,成功一直都唾手可得……

第二章 逃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