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節 這也行?(1 / 2)

沒錯,說是被導演指明要跟組的張英夏,特麼的連劇本都沒見過,可是還有十天不到,就到了劇組集合的日子了。

聽聞這話,莫媛媛也愣了,這是什麼情況?隨即安慰道:“沒事,隻要有錢得就好,反正又不是沒做過劇務什麼的!”

張英夏歪著頭想了想,也隻能這麼安慰自己了!

=

到了集合那天,副導演照著本子點人,真的就是把張英夏放到雜工一組。導演似乎已經忘記了還有張英夏這麼一號人了。

張英夏也沒說什麼!默默的跟著雜工的頭頭,安心做好本職工作。

這個劇組更小,滿打滿算四十人不到。

甚至四個主演裏,也就一個人帶著助理,其他的居然都是一個人就進組了。

好吧,劇組什麼情況的,那是人導演操心的時候。

=

拍戲的地方依舊在影視城,隻不過是在一堆剛完成了框架,沒來得及進行內外部裝飾的建築堆裏。為此,影視城還停止了。

張英夏先是跟著劇組的人,把圈好的拍攝地,在場地導演的指揮下,在拍攝地範圍內的建築外牆,貼上各種富有老舊色彩的牆紙,就當作是建築的外部裝飾了。並且在攝像的指導下,調整色彩,整理每天的光線的時間位置。把各種信息彙總到導演哪裏。這樣忙活了一星期,導演來驗收後,才在這裏拍攝的第一個場景。

隨著演員的服裝一一出現,張英夏初步判斷,這特麼是一部年代文藝片。

弄完一通後,張英夏又被丟到了服裝這一塊,跟著服裝師管理各種衣服。時不時的也客串個群演。

隻不過每次表演前都要被化妝師戲弄白天,由於導演要求的是所謂“寫實”的妝容,所以每次都要把臉給圖上一層類似臘的東西,進而在此基礎上化妝,然後才出現在鏡頭前。反正妝前妝後,基本就是兩個樣,加上張英夏臉白的過了一點,每次都是化妝師重點捏拿對象。

總覺得幾個化妝師妹子,是拿自己做實驗吧,反正每次張英夏去化妝完畢後,都能聽見幾個女化妝師在讚歎一番。

=

孟家田的確已經忘記了張英夏了,三個月的準備,光是找一個合格的攝像,就花了一個月。又是準備服裝,又是聯係化妝師,然後找燈光,音響,還有劇組的各個搭配分組。

在這斷時間,孟家田又多出了一堆想法。然後篩選出幾個經典的,準備加到劇本裏去,然後又是一個劇本調整。最後還要應對人投資人的詢問,人家好歹也投錢了,也要關心一下自己的錢花在哪裏,打算怎麼花。別的不說,光是原本夠嗆的各種預算,在加上孟家田的想法後,就更加的抓真見肘。最後還是樓久枚強烈建議下,孟家田才準備開機的,原本照著孟家田的想法,還得推後兩個月。

反正讓投資者見到了主演的情況,然後是拍了一段片花讓投資方過目,以此表示您的錢已經在有效率的花著了,才把投資方那邊糊弄過去。好在現在多的是劇組先拍個片花糊弄投資方,不然人家較真起來,還真不好辦!現在一句慣例如此,就能打發人了。

而憑著一段不錯的片花,樓久枚還從投資方那邊又糊弄過來幾十萬。沒辦法,這都是讓孟家田給逼到,誰叫這個靈感泉湧的導演能折騰呢?

眼下開拍已經半個月了,居然隻完成了計劃進度的十分之一。樓久枚急的每天晚上都找孟家田摔本子了。

你特麼精雕細作我沒意見,但是為毛會多了那麼多的額外鏡頭,多了鏡頭就算了,特麼的你第一天拍完,第二天就說這鏡頭不能用,重新拍是什麼意思?感情昨天你在夢遊,都是攝影師自作主張?

孟家田幾乎一字一句的說,這是我心裏最完美的一個夢,我不允許有一點瑕疵。

樓久枚聽完這話,特麼的也就沒了脾氣,這劇本,就是三個人攢起來的,裏麵也有不少他樓久枚的記憶跟故事。狠狠的一摔煙頭。下定決心。

“你把已經拍好的弄出十分鍾,特麼我再去試試騙騙投資方,得虧沒有學校領導跟著玩,不然,咱們哥三早就噴死了!”

“成!”

幾乎就是一個晚上,孟家田親自剪出了一個八分鍾的短片,讓樓久枚帶著走了。

不知道是投資商錢太多沒處放,還是樓久枚的忽悠技能點滿,這麼一來一回一星期,又給帶來了上百萬的投資。眼下這部電影的總投資已經達到了六百萬多萬了。雖然依舊屬於小成本電影。可有多少導演在沒畢業的時候就能弄來這麼些錢拍攝一部沒有外來幹涉,完全屬於自己的電影的?

=

小鎮之春。就是這部電影暫定的名字。

四個主演,是孟家田在自己所有的資金支持的範圍內,選來的最好演員。

而且都有過孟家田描述的那種生活的經曆和感受,最次的也是摸到過那個時代的尾巴。

對於孟家田的拍攝想法,都是能領悟的七七八八。然後用各自的表演表現出來。

拍攝的進度不急不慢,張英夏的花費也見漲,這特麼好歹還在影視城,特麼是隔三差五還能見個麵,真不敢想象那些動輒三四個月,多則半年不見麵的戀人……額,貌似是不是管的多了,自己結婚了就不算戀愛期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