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零節 吐槽與光盤(1 / 2)

機會總是來的特別的快。

第二天早上起來,突然的大風大雨,讓一眾學員的訓練,被臨時打斷。

原本要等一個星期的休息時間,居然就提前到來了。

半天的海軍基礎知識學習後。

一眾演員們在午飯過後,就迫不及待的跟康博說,反正沒事,不如接著排演吧。

昨天的第一次排演,給眾多演員更多的是內容上震撼。

但是回味的時候,很多人卻是發現,所謂的內容好。

其直接體現的,就是表演者的能力高。

那一眾,估計在圈子裏起碼是中等往上的演員的演技。把一場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在一個問題的框架內,表現得淋漓盡致。

讓人回味無窮。

在很多觀演者的心中,都覺察到:這是一部經典的表演。

=

恰好康博一眾人,經過了昨天的排演。

對於各自表演功力的表現,也有點不滿意。有人覺得自己的表演,完全被帶著走了。如鍾莒光。

有人卻是覺得自己的人物還理解不透。一如範亞楠,這位對於地圖炮,感受沒多深。正拉著張英夏,一起探討這樣的角色,該怎麼表演,才最好。

而陳君,則是對於小商販這樣一個角色,覺得自己表演的還不夠貼切,正一個人憋氣運功。想想以前遇見的小商販,該是什麼樣子。

這外麵狂風呼嘯的時候。

共同宿舍區的室內,卻是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

不過十二個人討論的時候,卻是掛了一個‘請勿打擾工作中’紙牌。

任憑一堆觀眾圍觀,也不管不問。隻是不允許別人大聲喧嘩,和隨意提醒。

倒不是說什麼不讓別人參與,是不是顯得很小氣。

這演技的東西,到了一定階段,每個人對於表演,跟自己,都有相當的了解了。

在解不開的時候,聽一句別人的話,或許會茅塞頓開。

但是一味的聽別人的,或者說聽一堆人亂哄哄的指點。

那就叫沒主見了。

結果估計跟邯鄲學步差不多。

=

《十二公民》,這裏就不詳述內容。張英夏前世上映的時候,貌似賠的夠嗆。宣發也不夠,直至下畫,很多人都不知道有這麼一部片子。

或許對於很多跪族和找爹黨來說。這片子,有著天生的缺陷這是一部翻拍的片子。

片子裏很多情節都被人噴了個底朝天。

什麼結尾居然給出了一個罪犯最後落網的結果。違反了燈塔國的程序正義至上的精神。就不該出現這麼一個結果。出現這樣的一個結果,體現的就是一眾人治的失敗。

什麼八號的身份居然是檢察官,不複合燈塔國的那種公民責任啊。是一種不自由的體現。

然後啪啦啪啦的說了一通了,把裏麵的人物貶低了一個遍。最後說翻拍這樣一個片子,基本就是對原著最大的詆毀。

張英夏倒是沒有那些‘影評人’那麼的想法。任何的改編,想要引起共鳴,那就要改編得讓人感同身受。

通俗的講就是接地氣。

張英夏當初第一次看的時候,那基本就是看得心頭冒火,義憤填膺。

因為那些地域黑,跟偏見執著狂的不講理。張英夏當初都曾經遇見。

基本有種感同身受。

對於那些‘網絡的高貴者’,張英夏其實也就是一句:他們也就敢在國內說這話了,也隻有國內會有人聽他們說話。

他們對帶著手銬跳舞的人,從來都是嗤之以鼻,他們不屑,不願意,也不會帶著手銬跳舞。他們隻管說就好。反正隻要跳舞的不是他們就好。

=

張英夏哪怕是在寫的時候,也得是不是的詢問陳君範亞楠一些個問題。

對於現場其他十一個人的問題,張英夏也從不用肯定的恢複,而是一一的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