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東路兵備(1 / 3)

崇禎十二年四月二十日,懷來城。”王鬥上任了嗎?””聽聞昨日已經前往永安,然路過懷來卻不前來拜見,實是跋扈。”

懷來兵備府內,此時說話的是東路管糧通判郭士同與兵備道馬國璽。

二人都是前兵備官紀世維、前東路通判奉時雷轉調鎮城後任官於此,新的永安參將就要上任,二人都是關注,特別是王鬥名滿天下的情況下。

不過那王鬥也太不緊不慢了,回到保安州一個月後才到永寧城去上任。雖說大明官員三個月內上任便是,但保安州離永安城這麼近,王鬥如此拖拉,不免讓二人等得心急。

而昨日王鬥路過懷來城外,不先進來拜見城內的兵備與通判,直接就去了永寧,讓馬國璽與郭士同極為不悅。

馬國璽老奸巨猾,臉上絲毫沒有表露出來,笑嗬嗬的仍是人畜無害的樣子。

但下而坐,東路管糧通判郭士同臉上的不滿卻怎麼也掩蓋不住。

郭士同今年四十餘歲,人長得高瘦,神情總有陰陰之色。他青袍素銀,鸕鸞補子,在官位上,不過是個六品的文官。但身為通判之職,掌控整個懷隆道東路的糧餉事宜,所求者眾,說話時便養出一股不容置喙的味道。

大明地方的戶部官員皆是如此,特別郭士同的後台是宣大總督陳新甲。有這強大的靠山,雖調任宣府東路不久,已經有些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味道,隻禮貌上對兵備官馬國璽保持一些尊敬。

他一把放下手中的茶盞,對馬國璽說道:”馬公,這王鬥如此跋扈,下官看以後東路之事頗難辦。聽聞王鬥在保安州種種,可有將我等放在眼裏,可有將朝庭放在眼裏?”

聽他這樣說,上的馬國璽仍是嗬嗬一笑,他撫須說道:”王鬥有功於國,又年輕氣盛,處事思慮不免失欠。郭主事,我等作為東路主官,還是寬宏為上,寬宏為上,以示文武和睦之意嘛。”

聽馬國璽這樣說,郭士同又端起手中的茶盞,隻在心中冷哼一聲:”老狐狸。”

馬國璽的全稱是整飭懷隆等處兵備山西提刑按察使司副使,卻是真定府人氏,說話時帶著一股濃厚的畿南口音,紀世維調任鎮城後,他也隨之調來了東路。

他今年五十餘歲,身著盤領大袍的大紅官服,腰橫玉帶,方麵大耳,長須垂胸,這官容上讓人無可挑剔。特別他臉上總帶著人畜無害的溫和笑容,讓人一見之下就心生好感。

不過對馬國璽,郭士同卻絲毫不敢輕視,不說這個官場推磨高手,便是他的後台,就是當今內閣輔薛國觀,足以讓人不敢輕視。薛國觀現在飽受聖眷,便是有”楊相”稱的楊國昌,也不敢與他下麵衝突。

郭士同雖在東路有咄咄逼人之勢,但麵對馬國璽這個老油條,也有狗抓刺蝟,無從下手之感。你來我往,幾經試探後,二人大體保持了互不侵犯的相安局麵。

不過現在來了個似乎不按常理出牌的新任參將……放在往日,區區一個參將也不會放在郭士同等人眼中,文貴武賤,自己掌控東路糧餉,事實可以節製參將,便是從二品大員又如何?照樣要在他們麵前恭恭敬敬。

但王鬥與眾不同,名滿天下,外在閣臣籠絡,內有宣府巡撫為奧援,東路的格局會生什麼變化,郭士同不知道。

昨日聽聞王鬥離開保安州,前往永寧城時,郭士同料想他會進懷來城拜見,早準備了一肚子的話語,誰知王鬥直接去永寧城了。這一拳打空,讓郭士同心中空蕩蕩的極為難受。”朝庭令二十萬獲救百姓轉為軍戶,陳督臣也有意讓王鬥在東路編練五千新軍,以我等協助操練。五千新軍,非同小可,屯田諸政,事務繁雜,馬公可有定計?”

郭士同忽然又提起一事。

在各鎮兵備體係中,參將與遊擊負責練兵防守,兵備與通判掌管一路之屯田民政,為軍隊提供物資糧草,並監督參將、遊擊將軍等訓練軍隊,遇戰監督調度。

雖然宣大有意令王鬥操練五千新軍,但這監督的大權,當然是在馬國璽的手中,而自己負責籌措新軍的糧餉,話語權也極重。特別是民政,雖然分守參將名義上有屯田的權力,但事實上,這權力已經大部分集中在當地兵備手中。故郭士同有此一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