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哨騎(1 / 2)

“韃子的舉動很奇怪,他們這樣子,是要攻下錦州,還是不攻下呢?”

錦州東有木葉山,西有東、西紅螺山,西南有杏山,東南有ru峰山,又東有大淩河、小淩河。紗帽山與普陀山在錦州城西麵與西北麵十餘裏處。

此時在普陀山眾林中,正有幾個靖邊軍尖哨營的夜不收,舉著千裏鏡,對著山下的錦州城眺望。

有感錦州之事的詭異,王鬥調動大量夜不收,對當地進行詳細的偵探,沒有足夠的情報支持,他向來不會輕舉妄動。

早在黃土嶺之戰前,就有大量夜不收,在尖哨營主將溫達興的帶領下,一股股的散往錦州四麵偵察。他們越過小淩河,女兒河,大淩河,活動範圍廣泛,錦昌堡、沙河堡,大淩河堡,義州各處,都是他們偵察的對象。

不過相對以往的戰事,此戰幾十萬大軍盤據狹窄地域,活動的範圍空間不免小了一些,而且危險xing更大了,因為清軍對明軍哨騎,特別針對靖邊軍的夜不收,加強了捕殺力度,己經相繼有多個靖邊軍夜不收陣亡。

此時這些夜不收,個個打扮有若當地百姓,隻在內中穿了鎖子甲,並小心翼翼的,不讓千裏鏡的反光,暴露了自己的所在。

這些都是血的教訓,曾有尖哨營的兄弟,因為在陽光下舉著千裏鏡眺望,結果被韃子的巴牙喇哨騎察覺,最後寡不敵眾戰死。連屍首都搶不回來。所以尖哨營總結經驗教訓,不在陽光下眺望,盡量身處yin暗之所,也要避免千裏鏡被光照到。

普陀山有關外第一佛山之稱。範圍廣大,奇洞怪石不斷,可容藏身之處極多,不過這些夜不收仍然謹慎,山下不遠就是韃子的大營,可謂眾敵環繞,若身處虎穴龍潭,由不得眾人不小心。

而且因為白ri裏錦州四麵敵騎奔騰。他們都是晝伏夜出,盡量在晚上行動。

說話的是尖哨營千總龍二,從遼東歸來時,因為他的軍功。他從原來的把總榮升為千總,而且還被獎賞了功勳值二百點,若換成土地,就是塞外良田二百畝。

他的身旁,還有夜不收隊官餘貓兒。同樣的,餘貓兒因隨龍二哨探遼東,也獲得軍功,從甲長升為隊官。賞下大量的功勳,往ri這個盧象升督標營的家丁。己經成為非常合格的靖邊軍夜不收。

餘貓兒身旁,還有新入靖邊軍夜不收不久的軍士錢海。他穿了一件破舊的棉襖,頭戴折上巾,看他打扮,就若遼東本地一個窮苦的農民,沉默,毫不起眼。

他靜靜地依在一顆大樹旁,消瘦的身體似乎與樹影合為一體,顯然深明出哨的訣竅。

再看他們旁邊的夜不收,個個皆是如此,其實靖邊軍夜不收的軍服便是短身深紅罩甲,不著臂手,以快捷輕便為主。不過若是出哨,這身打扮不免醒目,加大了暴露的危險,所以若不是陣前哨探,外出的夜不收們,個個都會喬裝打扮一番。

山下就是韃子大營,眾人都很小心,各匹馬的馬嘴都上了嚼子,四蹄用布包裹。老規矩的,每個夜不收,都擁有三匹戰馬,使得他們的機動xing極為強悍,靠著眾多優良的馬匹,在遭遇大股敵騎時,他們往往也可以逃出生天。

他們是靖邊軍擁有最多馬匹的兵種,其實一個合格的騎兵,同樣需要三匹戰馬,一馬主用,二馬備用。王鬥很想為自己的騎兵營,每人裝備三匹戰馬,不過如此一營的騎兵,就需要戰馬一萬匹,目前來說,也不是他養得起的。

龍二半蹲在一塊大石旁,使得大石的yin影,將他整個人包裹,他舉著千裏鏡,機謹地對著山下眺望。

往山下看去,小淩河仿佛一條布帶,蜿蜒鑲嵌在南麵的褐黃廣袤原野之間。

在小淩河的南岸,是錦昌堡。

小淩河北岸,錦昌堡的西北方位,普陀山南麵腳下,又是沙河堡。

而從普陀山往東麵看去,十幾裏外,就是錦州城。錦州位於後世的古塔區位置,離龍二這塊地方並不是很遠,從千裏鏡處看去,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那邊的情形。

千裏鏡中,似乎無邊無際,chao水般的清騎正朝錦州城猛攻。

火炮的聲音,攻城方與守城方的喊殺聲音,便是遠在山上,也隱隱可聞。還有密密麻麻的清兵跟役,正從錦昌堡與沙河堡進進出出,來回的運送輜重車馬。

小淩河入沙河堡,經錦州城西南麵這一段,雖然有所幹涸,不過也不是人馬可以涉水而過的,就見錦昌堡那一段,跨越小淩河兩岸,密集地撘建著浮橋,橋麵上,盡是蟻群般的人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