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迷局3(1 / 3)

難道“落月”不是消極抑鬱的“廢物”,而是看似活潑開朗的“蝸牛”?江潭從回憶起蝸牛曾經請求自己推薦收納產品那件事的一刻起,就不斷地思索著這個問題。

不像,太不像了。雖然“廢物”和“蝸牛”都是和江潭交流密切的微博用戶,但江潭對她們的想法大不相同。“廢物”被懷疑是“落月”的時候,江潭看到“廢物”又發來了私信,內心的第一種情緒是恐懼。那時的江潭方才察覺,原來自己一直想要逃離“廢物”,想讓她永遠地從自己的世界裏消失。

但是現在,具有最重大嫌疑的人忽然變成了“蝸牛”,江潭卻很想直接發私信問清楚“蝸牛”,問她究竟為何要屢次地索要自己的物品鏈接,為何偏偏在茫茫網際選擇了自己作為偶像,為何總是毫不懷疑地相信自己,為何一次又一次地替自己辯駁、發聲、和抨擊者們吵架……

內心深處,江潭對“蝸牛”是親近的,因為“蝸牛”給她一種很有活力的印象,讓她覺得這名網友並不是一個冷冰冰的ID,而是一個真實存在的人。這個女生像她一樣熱愛生活,喜歡文藝典雅的小物件,熱衷於收集化妝和穿搭的技巧。她們是有共同語言的朋友,而非高高在上的網紅和忠實得卑微的小粉絲。

江潭想對易銘說,她不認為“蝸牛”就是“落月”,雅濟卻搶先替她開口了:“雖然按照目前的分析,最有嫌疑的人確實是‘蝸牛’,但是這個猜測具有偶然性……江潭有十萬多名粉絲,而不是隻有‘廢物’和‘蝸牛’兩位,我們總不能因為隻知道兩個嫌疑人的名字,就把凶手鎖定在她們當中吧?”

“這就是問題所在了。”易銘不緊不慢地說:“為什麼,江潭有那麼多粉絲,卻偏偏隻對這兩位印象深刻呢?我記得,江潭在最開始的那份A4紙上寫的是,隻有這兩位網友向江潭索要過網購鏈接,而不是隻有這兩個人是她的狂熱粉絲。”

“不是,索要購物鏈接不是原因。”江潭搖搖頭,她誠實地說:“經常給我發私信的粉絲有很多,我也常常和其他人交流。”

江潭稍作停頓,不是為了吊雅濟和易銘的胃口,而是在整理思緒——她自己也很難說清楚“廢物”和“蝸牛”的特殊之處,但她們確實是不一樣的。

“但‘蝸牛’和‘廢物’不一樣……不是因為我更喜歡她們,也不是因為她們表現得比別人更積極。”江潭終於開口,一邊敘述一邊小心地醞釀著措辭:“我感覺得到,她們對待我的態度是不一樣的。我有很多名粉絲,而那些粉絲也有很多位偶像,她們的其他偶像也有很多名粉絲,這是一種多人對多人的關係,在網絡世界很正常。”

“我從一開始就感覺到的是,‘廢物’和‘蝸牛’和其他的粉絲完全不同,她們都隻有我這一個網紅偶像。後來的事情也證明了,我的感覺是對的。‘廢物’把我當作了她唯一的依靠,她表麵上依賴著我,內心裏,可能害怕失去我,也可能渴望成為我。”

“那麼‘蝸牛’呢,你覺得她為什麼要這樣對待你?”

“我不知道。”江潭搖搖頭,她隻知道“蝸牛”對自己很好,卻從未想過“蝸牛”為何要這樣,隻好試著猜測:“我想,她可能是希望和我交朋友吧。她想通過網絡交一個真正的知心朋友,就像你和我一樣。”

易銘和雅濟均沉默了,顯然,江潭的猜想太過單薄,不足以解釋一個人對待另一個人時的心理狀態。如果“蝸牛”隻是想要和江潭做朋友,這個目的根本不妨礙她去關注其他網紅博主。

事實上,“蝸牛”在微博上表現出的,更像是一種崇拜,她像一個皈依某宗教的虔誠信眾,堅決不允許自己背叛信仰,她在評論區替江潭辯護時,用的也經常是一種“無論如何我都願相信她”的語氣。

過了片刻,雅說出自己的想法:“她可能,想要保護你。出於某種特殊的原因,你讓她產生了為你戰鬥、為你付出的願望。”

“即便是這樣,‘蝸牛’也不該成為‘落月’。”江潭輕輕地表示否認,她用的是“成為”這個動詞,而不是“是”或者其他更加肯定的表述。“成為”帶著一種不得不變化的意味,這是江潭對“蝸牛”的信任和體諒——她仍然認為“蝸牛”不是壞人。江潭心裏想的是,即便“蝸牛”真的做出了傷害自己的事情,也必定是出於某種苦衷,才從一個單純美好的年輕女孩,漸漸地變成了“落月”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