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衛道:“皇上好多了,太醫說皇上是肝氣鬱結才會突然昏倒,如今喝了太醫院開的湯藥已經好多了,三皇子放心,皇上正值壯年,不會有什麼大礙的。”
君清禦點點頭,再過七天就是驪山學院開學的日子,林昕妤,本皇子有些期待與你的再次相遇!
六天後,覃永林從軍隊趕回來,一家人終於可以團聚,慕容雲蓮叫上林昕妤一起做晚飯,難得看舅母親自下廚,林昕妤十分虛心的站在一旁洗菜。
慕容雲蓮擼起長袖,將天花粉兩錢,葛根兩錢,桔梗兩錢,放在一起切片烘幹後,打成細末待用,綠豆粉一斤,白糖四兩倒與大盤中,與藥末混勻後,加水調濕,放在抹了油的飯盒內,上籠沸水武火蒸約30分鍾即可。
見林昕妤好奇的看著,慕容雲蓮笑著解釋道:“這叫玉露糕,是我母親教我的,將天花粉、葛根、桔梗三藥合用,清熱生津、潤肺益胃、祛痰止咳。綠豆甘、涼,入心、胃經,可清熱解毒、益胃,秋季常食用,可以養陰、清熱、潤燥。中老年人有咽喉幹燥、唾液減少,舌麵光滑少苔,口角皸裂疼痛,脫落皮屑等一係列症狀者,常食用玉露糕也有一定療效。”
林昕妤點點頭,“懂了,這雨露糕就是藥膳呢,是病就得三分藥七分養,而食療即用飲食調理達到養生防病治病作用,而藥膳即用食物與藥物配伍製成膳食達到養生防治疾病的作用,遵循中藥藥性的歸經理論,強調“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鹹入腎”;提倡辨證用藥,因人施膳,因時施膳。”
林昕妤鼓掌欣喜道:“舅母,你就是我的恩師呢,以後我得跟著你多學學。”
慕容雲蓮彎腰看了下火候,往灶裏加了些柴,笑道:“當然可以,我還會做好幾道菜,待會都教你。”
夜幕降臨時,林昕妤與慕容雲蓮帶著幾個丫鬟將做好的美味菜肴端上桌,覃永林看到林昕妤就開心,“昕兒,這些都是你做的?”
林昕妤搖頭,她哪敢居功,搖頭道:“是舅母做的,我隻是在一邊打打下手,學習廚藝而已。”
慕容雲蓮指著那盆炒青菜道:“這盆菜可是你炒的,永林你快嚐嚐,昕兒的廚藝可好了。”
覃永林點點頭,拿起筷子嚐起菜來,不住的點頭,直誇自己娶到了一個很賢惠的老婆。
而坐在一旁的慕容青黛則被完全的冷落,拿著筷子戳著麵前的米飯,小嘴噘的老高,不滿的低估道:“到底誰才是你們的女兒?”這個鄉下了的村姑真是存心跟她過不去,不管做什麼都在她前頭。
吃過晚飯後,覃永林看向坐在一側用筷子挑著米飯,明顯食欲不高的慕容青黛身上,有些恨鐵不成鋼的搖搖頭,“青黛,你的琴學的怎麼樣了?”
慕容青黛抬起頭,嘴角揚起一抹自信的微笑,“爹爹,我這就取琴來彈給父親聽。”說著側頭對林昕妤使了個眼色。
林昕妤跟著慕容青黛身後出了花廳,走到無人的假山處,慕容青黛環顧四周道:“我要你幫我一個忙。”這哪裏是求人的語氣,分明是命令的語氣。
林昕妤早就知道慕容青黛要她幫什麼忙了,前世時,慕容青黛就極為愛炫耀自己,可惜她長得還算小家碧玉,就是才華不出眾,因此每回她彈琴,都讓她躲在暗處為她和聲,其實慕容青黛就是想到一招濫竽充數的招式來忽悠他爹。
林昕妤表示理解的點點頭道:“表姐讓我怎麼做,我都會義不容辭的幫表姐的。”
聽到林昕妤的保證,慕容青黛就像吃了一顆定心丸,拍著她的肩膀道:“表姐你真好。”
丫鬟很快去取了兩把琴,林昕妤則是被安排在竹林茂密的假山後麵,而慕容青黛則坐在假山前麵,晚上的光線暗,沒有人能看到黑暗處的林昕妤漸漸勾起嘴角。
覃永林被慕容雲蓮攙扶著來到慕容青黛前的亭子裏坐著,此刻月色正好,聽曲賞月兩不誤。
慕容雲蓮瞅了眼坐在假山處準備撫琴的慕容青黛一眼,雖然有些疑惑,但還是拉著覃永林的手在涼亭坐下,為他滿上一杯水。
覃永林接過水杯抿了口茶,悠揚的琴聲已飄入他耳朵,如清風明月,他仿佛置身於世外桃源,美妙的輕聲隨風飄散,漸漸如潮水般四溢開去,充盈著考場內的每一處空間。琴聲中仿佛有一個白色的精靈在隨風而舞,舞姿優雅高貴;又好像有一朵朵耀目的玫瑰次第開放,飄逸出音樂的芳香。
流年的影子,風的歌聲,月的優雅,絮語千言,道不盡,斷了的琴弦,鋪滿指心的血,定格的年輪,琴聲回響蕭瑟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