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豺狼(2 / 2)

印刻古人生死的蛛絲馬跡,永遠是後人津津樂道的談資。這墓葬的發掘斬獲秦漢考古史上多項“第一”。但其實,它所發掘的,僅僅是最表麵的一層。這個司機師傅因為機緣巧合,曾經和拜訪東陵玨侯墓的幾個記者共同下墓。

墓園的門,很難進入。登記,寄存,領參觀證,接待他們的後勤組長也趕到了門口,年紀不出二十的持槍武警板著臉拒絕放行:“排長不同意你就不能進。”記者們隻好打電話給考古隊長,聯係考古所書記,書記打給部隊排長,排長再用對講機通知武警放行。若想進入主墓底層的考古核心區,以上程序又需重新來過。曆經七八重關卡,記者們方得下墓問候安眠兩千年的海昏侯。

環顧墓園四周,鐵絲網和攝像頭緊密包圍,守墓的警犬非常盡職,一有外人接近便竭力狂吠,而“人肉防線”更是有武警、公安、安全員、協警四方力量把守。墓地防衛如此森嚴,一如古人規劃建造長眠之所時的深沉戒心。墓主人海昏侯的防備效果究竟如何?千年之久,墓室保存完整,即是最好的驗證。

記者們沿甬道緩步走下墓室,占地約400平方米的高敞空間撲麵而來,包含回廊、過道、主槨室、外藏閣。主槨室麵積約為60平方米,清晰劃分為東、西兩室。那些震動國人的編鍾、竹簡、青銅器、馬蹄金、雁魚燈、韘形玉佩等精美器物,已被一一陳列在墓室中。現場情形一目了然,兩三個工作人員於東西室清理木漆器,兩人負責用木板和海綿包裝文物,另五六人則在主槨室中央操作航吊機,拖走重達千斤的側板和橫梁。還有人不時向墓底灑水保濕,以免木漆器裂損。

考古隊肖組長一臉學生氣,卻儼然一位經驗豐富的熟練工。當厚重的側板緩緩升至有軌滑車上,他大聲提醒:“看看側板上還有沒有殘留東西?”重複問了三遍。工作人員回答均逐一檢查完畢……附著在槨板上的漆片,很容易被忽略,每一片都必須悉數收集。在這支考古隊裏顯得格外青春,這位南京師範大學考古學專業的研究生今年30歲,入行未久經曆不淺,性情陽光,也是考古隊裏罕見善談的一個,他熱情為記者們提供了諸多信息。

主槨室的西室麵積比東室小一半,現場清理得相對幹淨。西北角地上散落著一些黑色木漆器碎片,其中沾土的兩塊金餅,難掩其輝,吸引了大多參觀者的注意力。可再仔細瞅瞅,金餅旁的泥土竟裹有一隻格格不入的髒舊白手套。肖組長告訴記者們,這是盜墓賊遺落現場的“罪證”。他們這般推測,是因為手套最初被發現壓於槨板底下。可以想象,那一晚趁著月黑風高,盜墓賊打洞深達14.8米,是怎樣滿心期待地伸手翻找寶貝的蹤影。

古代帝王列侯們築墓時縱有心防備,也無法阻止後世的“摸金校尉們”前來搜羅毀壞。隻能感歎這一代海昏侯的運氣足夠好,全靠老天爺庇佑。東晉的大地震令主槨室坍塌,沒入地下水,南朝陽湖水南侵,地下水位抬高。墓室被水淹隔氧密封,文物完好。各個朝代的盜賊都無功而返。

考古隊的每個人,都在用雙手和曆史建立起聯係,模糊掉時空的界限。

塵封許久後,古老海昏侯的命運終於流向了現代,一個全新的時間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