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要他如何不悲痛(1 / 2)

鶴醫仙很淡定。這些日子,他已經惋惜過了,惋惜又有何用呢。他現在心裏頭想的,全是天命不可違。

可是,他該怎麼告訴橋婉兒,告訴那個丫頭,這個殘忍的事實。

周瑜回來了,他就可以和周瑜商量著,究竟要不要將孫策的毒告訴他。

周瑜已經沒辦法思考了。

但他明白,如果真的已經無力回天了。那一定要告訴孫策這個事實,孫策是心有大誌的人,他完全懂得,整個江東不可一日無主啊。

為了避免動蕩,孫策必須在歸天之前,定好繼承人。

周瑜沒辦法,他已經不是隻會哭喊的孩子了。孫策的信任,讓他告訴自己,不能倒下,不能因為悲傷就忘了正事。

可是,在這等悲痛的事情麵前,縱然是九尺男兒,心中的傷痛也不可能一下子消逝啊。

在將此事告訴孫策之前,周瑜需要時間冷靜一下。

周瑜一個人,身上背著劍,來到江邊。

望著那滾滾而去的江水,往事一幕幕湧上他的心頭。

他回想起,兩個少年的初次相遇,那時候,他們都還隻是兩個熱血少年。他們把酒言歡,徹夜長談。發現彼此是這個世界上另外一個自己。

人與人之間的緣分,就是這樣巧妙,誌同道合的人,無需多言,隻需幾個眼神,似乎就能夠認定這一生,他們都能夠相互扶持,相互理解,相互支撐。

他們心裏頭的夢,成了兩個人,共同的夢。

他們帶著彼此回到各自的家中,登堂拜母。就此宣布,兩個人的情誼,已經比磐石還要堅硬。

每一次分離,兩人都非常的不舍,但為了大業,為了這個心裏頭的夢,他們知道,暫時的分開,隻是為了未來更光輝的存在。

隻要孫策有需求,周瑜定會傾囊相助。隻要周瑜有想法,孫策一定會為周瑜鋪好前路。

對於孫策來說,周瑜就是孫策向前飛翔的翅膀,而對於周瑜來說,孫策,為周瑜提供了一片任他翱翔的藍天。

周瑜喜好音樂,孫策雖不懂,但他總能聽懂周瑜音樂裏邊所要表達的東西,不論是歡喜還是悲傷,不論是抑鬱不得誌,還是歡暢淋漓,隻要是周瑜奏出來的音樂,孫策一定能從音樂裏聽出周瑜的心聲。

這樣一個孫策,在周瑜的生命中,已經根深蒂固了,如今,突然向他宣布,孫策即將離開這個人世,而且,是在孫策的人生和他們的夢想,正要開始起航的時候。

周瑜心中的傷痛,又怎是旁人能理解的呢?

伯符啊,伯符,為何造化要這樣弄人呢?為何你要這樣不聽勸告呢?

周瑜在心中一遍又一遍的問自己,如果生命可以替代的話,他願意替代孫策奔赴黃泉。因為周瑜知道,有些事情,隻有孫策能完成。

孫策,知人善任,謀篇布局的時候,心中像是藏著大智慧。正是因為孫策有這樣的魅力和魄力,所以周瑜才會這麼死心塌地的跟著他。

可是如今,血淋淋的現實,正擺在他眼前。周瑜必須接受這個現實。江東這片土地,不可一日無首領。周瑜知道,孫策必須在最快的時間,知道自己的這個消息,而且,他必須放下絕望,早點定好繼承人。

遠處,九哥正搬著周瑜的琴在一旁等著。知道將軍自己一個人騎著馬跑了出來,九哥很擔心,所以他便抱著琴一路跟了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