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十章 明悟(1 / 2)

薑雲和明燎都清楚,即使是徐太傅,也不可能隔著千山萬水將手伸到京城。他和護國寺之間的關係,絕不會隻憑一句戲言般的賭約來維係,能不動聲色地謀劃大事,也必然有人暗中助拳。

但,不像是南家。

以薑雲和南為雅今日的接觸來看,南家更像是知道了什麼,又或者是出於某些難言之隱,才會放下身段,做出以往不會做的事。

他們想借薑雲,和徐太傅搭上關係。

薑雲問及明燎與明昭的交情,並非探聽天家隱秘。她之所以這樣問,是為確認南家的目的。她想知道,南家究竟是自作主張,還是背後有人指點。

明燎斷言此事與三皇子無關,其言下之意是,南家所圖,一不在權勢,二也非結黨。

身在朝堂中央的人,從沒有獨善其身的機會。就算為了南為雅的安危,南家也不會越過三皇子而貿然決斷。南為雅的示好,兩代人的善意,開罪姻親的風險……最關鍵的是,此舉有很大可能違逆聖意。

薑雲沉浸在思緒裏,明燎的聲音喚她回神:“坐。”

她這時才意識到自己仍然站著。書案是為讀書而準備,即使是太子的書案,也不會寬大到哪裏去。

不會有第二人的位置。

朝臣拜見太子,大多是站著答話,偶爾有關係親近、德高望重的,也隻會坐在下首。但明燎身邊不留人,他遞的東西,薑雲隻能親自上前去接。

此時再退回下方,顯得太過生分。他們是夫妻。

可是,太近了。

薑雲難得感到緊張,她與明燎並不親近,兩人之間的假意情深,連逢場作戲都稱不上。至於偶爾的親密接觸,隻是明燎拷問人心的手段而已。

這是第一次,明燎容她整理心情,不用任何強迫手段,等她主動靠近。而她看著從容,實則耳根發燙,白皙的臉上層生紅潤,從太子妃做回了薑雲。

可惜明燎不解風情:“知道秦貴妃為何看中秦明素麼?”

薑雲強行平複微漾的心,緩緩說道:“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程家最近風頭太盛。”

明眼人都能看出秦明素手段更好,是個做王妃的苗子。但親王正妃,需要的不止是心性。如果出身上更合適,就算選個跋扈之人又如何?寵冠六宮的秦貴妃,豈會調教不出一個兒媳。

但程家太受重用,也太不知收斂,如程丞相一般的人,古往今來,大多都難得太平。與其和程家聯姻,真不如選自己的侄女。

明燎挑眉:“就這麼簡單?”

他理所應當地認為薑雲該能說出更多,薑雲自然不會讓他失望。但接下來的話,從她嘴裏說出來,頗有荒謬之感:“其次,程家和陵陽侯府是姻親。”

薑雲半真半假地歎了口氣:“倘若陵陽侯府的姑娘嫁給太子,程家的姑娘嫁給襄王,兩頭押注,兩麵討好,誰都會懷疑他們的目的。”

縱然人人都知道,太子妃和薑家關係緊張,太子和陵陽侯府更有著不可化解的矛盾。但,誰知他們不會把彼此當作退路?

與天家人談感情,談仇恨,都不是什麼明智的選擇。薑程兩家同進同退,放任程輕儀嫁給襄王,焉知不會導致惡果?假使太子和襄王之中,有一人能擁攬兩家支持,那非但意味著勢力大增,也等同於剪除對方的羽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