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後這時候則繼續對展步說道:“你仔細想想,上古一些普通人是什麼壽元,後來呢?現在的人呢?先秦之後,曾經有一段曆史事情,人的平均壽命連四十都不到。這足以說明我們這個世界,曾經並不貧瘠,隻是發生了某些變故之後,靈氣才漸漸減少,甚至都影響到了普通人的壽元,並且讓大多數的動物和植物懵懵懂懂,不能開辟智慧。”
展步此時一陣沉吟,這個小世界貧瘠的原因展步肯定不清楚,幽後所說也僅僅隻是猜測,不過靈氣漸漸匱乏,這個小世界不是一直那麼貧瘠倒是真的。
展步其實也一直認為,在古代,地球上的靈氣應該極為繁盛,隻是後來發生了某些變故,靈氣才漸漸稀薄,近乎消失。
因為,人的壽命的確經曆過一個從高變低,又在近代漸漸提升的過程,在某個近代的曆史事情,人類的平均壽命的確低的令人發指。
雖然有些學者說,越是往古代,人的壽命就越短,甚至有些人認為,在夏朝和商朝的時候,人的壽命平均隻有十七八歲,在展步看來,這種理論簡直荒謬。
展步一直認為,古代人的壽命並不短暫,這一點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典籍,都可以查到相關的證明。
孔聖人曾經有一段著名的話,叫做“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不說別的,這至少表示,在孔聖人那個時代,有七十歲以上的人存在。
而不止孔聖人,在《黃帝內經》中也曾經有這樣的記載:“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盡終其天年。”
也就是說,上古的人,每個人都能活到百歲以上,可以頤養天年。
而國外的一些典籍,像聖經一開篇中的記載,大多數人的生命也動輒七八百歲甚至上千歲,這就說明,在古代的一些曆史時期,人類的壽命其實很漫長。
但到了近代,有一段曆史時期,人類的壽命卻縮短到了三四十歲,說明的確在某一段曆史時期,世界發生了一些變故,導致全世界所有的生靈壽元大減。
至於現在,雖然科技高度發達,醫療手段也越來越先進,但人類的平均壽命,其實也沒有突破八十歲的大關,比起“黃帝內經”中所說的春秋皆度百歲還差許多呢。
展步的思緒一時間有些飄遠,想到了許多,不過最終,展步還是搖搖頭,幽後所說的靈氣被隱去的山川抽走隻是一種可能。
其實展步也有自己的推測,他覺得,這個世界的靈氣並非被抽走,而是自己漸漸枯竭了,而那些名山大川之所以被隱去,隻是他們不想被天地靈氣的枯竭所影響,所以自閉山門而已。
展步和幽後對此事的看法發生了一點點的分歧,展步認為,魏承昆雖然得到了寶貝,但是他當日應該被一些特殊的場域蠱惑了,產生了幻覺,根本不存在什麼一群妖怪,否則的話,太過不可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