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八月便是立秋,立秋之後按說天氣會涼下來,可是今年並沒有。
與天氣一道高居不下的,還有源源不斷的災報和流民。
袁彬忙得腳不點地,別說袁夫人府,就是自己府上,也回得少了。
這一日休沐,清淺見袁彬愁眉不展,拉著他散心,兩人一同到了老午的莊子上。
一路上,隻見禾苗幹涸倒在地上,農民欲哭無淚,看著快要幹枯的稻穗發呆。
袁彬歎了一口氣道:“大災之年已有雛形,接下來有得朝廷忙的,隻可憐百姓,眼看快要成熟的稻穗,幹死在田間。”
清淺問道:“這幹涸的稻穗,一點用處都沒有嗎?”
“裏頭的米粒尚未成熟,人不能吃,唯獨隻能喂雞。”袁彬搖頭道,“人都活不下來,還有什麼心思喂雞。”
清淺想了想,吩咐瑞珠道:“讓小林子去收些雞苗,再用去年的陳米換幹涸的稻穗,這樣一來,咱們可以養雞,百姓也不至於因為沒米餓死。”
瑞珠道:“姑娘,咱們哪有功夫養雞?”
清淺微笑道:“我記得陪嫁有幾處莊子,想必都幹涸了,就讓佃戶養雞吧。”
水源,清淺的莊子早已打好井,人喝雞喝是夠的,可要灌溉稻田卻不夠。
這幾日清淺一直在想怎麼辦,今日總算想到了法子。
袁彬並不理會養雞這種小事,隻低聲問道:“那日你說,旱災未完接著又是蝗災?”
清淺點頭道:“遮天蔽日,百姓水火交加。”
旱災還可調水,蝗災無可避免。
更加讓人難受的是,很多官員固執認為,蝗蟲是天神,需要敬畏拜祭。
袁彬道:“蝗災過境,糧食全無,可有什麼法子避免?”
清淺道:“用艾驅趕到一處,然後剿滅。”
袁彬揉了揉頭道:“先對付旱災吧,就按你說的,先將陳米換幹涸的稻穗,不過這也有不妥,周貴妃的父親還有幾個皇親國戚都做米鋪子生意,咱們這麼做,等於斷了他們的財路。”
清淺道:“他們做的本不是老百姓的零碎生意,倒也不妨。陳米還罷了,咱們存了幾十萬兩的新米,這才是他們的心腹大患呢。”
袁彬道:“是了,咱們家自己還有米鋪。”
清淺笑道:“指揮使大人隻管操心朝廷,這些小事交給我吧。”
兩人邊說邊到了莊子。
受到天旱的影響,本是環水的莊子已經出現了幹涸,但因早早備下井水,莊子裏頭一片生機勃勃。
袁彬摸著茂盛的土豆葉子,問道:“已經結果了嗎?”
老午的臉笑得如同菊花一般道:“早已經結果了,再等十日便可收獲,這回咱們收獲可大了。”
老午隨意拔出一顆土豆。
根部一大串果子跟著出來。
大的小的足足有十個,而且個個飽滿。
清淺不顧泥土髒,用手扒拉了一下土,笑道:“文質,這裏頭還有好幾個呢。”
一株就有如此收獲,袁彬一掃方才的疲態道:“這怕不得有八斤?”
瑞珠即刻算了算,笑道:“這裏共有兩千多株土豆,這麼說能收獲兩萬斤?”
清淺笑道:“老午照料得好,土豆收獲老午是頭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