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淺從坤寧宮出來後,有些茫然。
皇上如今在病中,留下了口諭讓周貴妃審案,連皇後也無法幹預。
難道真能讓周貴妃肆意折磨王箏嗎?
懷恩小跑過來,滿頭大汗低聲道:“袁夫人,周貴妃派怡貴人審問獻嬪,聽小太監說,獻嬪宮中慘叫聲不斷。”
清淺大怒道:“周貴妃豈有此理,怡貴人比獻嬪的位份低,平日又妒忌獻嬪,豈能讓她審理,再說獻嬪是證人,豈有證人審被告的。”
懷恩為難道:“理是這個理,但是周貴妃奉旨,誰敢說一個不字,除非……”
清淺忙道:“除非什麼?”
懷恩低聲道:“除非夫人去請太後出麵。”
清淺眼睛一亮,是了,怎麼將太後忘記了,皇上雖然有旨意,但是孫太後是太後,不能違背旨意,但是讓王箏不受刑足可。
清淺連忙道:“公公提醒得是。”
清淺腳不點地來到慈寧宮,孫太後剛為皇帝祈福念經完畢。
見清淺求見,孫太後道:“皇帝病了,哀家心中不好受,你這孩子有孝心,時不時過來給哀家請安,聽說最近你立了不少功勞,如今小小年紀,已經是一品誥命了?”
檀香姑姑道:“袁夫人入雍州,救災民,勤水利,大興農,立下的功勞數不勝數。”
孫太後也讚道:“不僅對天下,便是對哀家,對孫府也頗多恩惠。”
清淺跪下道:“若是往日,臣妾不敢居功,可今日臣妾願意用所有功勞換取獻嬪的平安。”
“獻嬪?”孫太後蹙眉道,“哀家似乎聽說她勾引太子?”
孫太後不問世事久矣,隻是偶爾聽說罷了。
清淺道:“獻嬪一直在伺候皇上,是太子主動探病,談何勾引?臣妾說句不中聽的,若是獻嬪誠心要勾引太子,哪至於讓怡貴人瞧見呢。”
孫太後道:“此案皇上交給了周貴妃,哀家不宜插手。”
清淺懇求道:“太後娘娘,周貴妃讓怡貴人審問獻嬪,怡貴人是證人,她必定會用盡手段讓獻嬪承認的,太後娘娘信佛,請太後娘娘垂憐,哪怕不出手救獻嬪,移步去獻嬪宮中聽聽,讓宮中不至於發生慘案都好。”
孫太後驚道:“孫怡然,怎麼什麼地方都有她,哀家聽孫顯家的說,如今四房又活泛起來,在外頭招搖撞騙的,原來借了孫怡然的威風。”
檀香受過清淺的恩惠,忙道:“太後娘娘,孫怡然好歹是孫家出來的,若是做出殘暴之事,於孫家名聲也不好聽。”
孫太後想了想道:“擺駕獻嬪宮中,不用驚動任何人,哀家且聽聽孫怡然怎麼審案的。”
清淺歡喜道:“多謝太後憐憫。”
有太後出麵,至少王箏不會受重刑了。
孫太後和清淺來到獻嬪宮中,清淺吩咐宮人不得出聲,自己攙扶著孫太後來到獻嬪的寢宮外頭。
孫太後一路瞧著獻嬪宮中的擺設,見裏頭並不奢華,透露著一絲大氣和豁達,不由得連連點頭。
孫太後低聲道:“這孩子瞧起來不像是不正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