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新的一年(2 / 2)

朱慈烺一身便裝,先是發表了一番講話,承諾在明年的新年前,會把將士們的親人接到江南享福,天武軍將士們無不興奮感動,這一刻,軍心高度凝聚!

朱慈烺借著周皇後誕辰將近,準備了一百萬兩銀子讓人送到京師祝賀,在前幾日崇禎誕辰的時候,朱慈烺也提前一個月讓人送了一百萬兩銀子孝敬,他相信皇帝老爹看在銀子的麵子上,不會刻意刁難不讓將士們的親人南下。

新年初一,鳳陽城中開始熱鬧了起來,城中各處開始了拜年送名片,有道是:拜年不必進府門,送上名片抵見人,各處賀歲皆如此,贈予紙店大筆金。

在這一天,各家門前貼著一個紅紙袋,上書“接福”二字,以供盛放飛帖名片。

在宋朝的時候,就流行新年賀節讓傭仆持名刺代往拜年的事情,到了明代名片拜年的風氣更盛,江南四大才子文徵明有詩《拜年》雲:“不求見麵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南直隸的官員們在奉天殿進行朝賀後,皇城禁垣前,已經排起了長長的隊伍,足有數百人,還都是大包小包的,帶了不少禮物,這些都是南直隸的地方鄉紳和豪強大戶的代表,人人手中也持著名片,顯然是來拜見朱慈烺的。

負責禁垣的防衛的徐盛下令隻收名片,不收賀禮,讓各鄉紳和豪強代表們都無可奈何。

張大彪和李星等幾個徽商大佬也遞了帖子前來拜訪,朱慈烺接見了他們,並與他們認真交談了一番。

交談中,朱慈烺讓張大彪等徽商在南直隸廣建糧鋪,資金由官府出,糧鋪平時收購百姓糧食,負責屯糧,官府把屯戶們所繳納的稅糧也充入糧鋪流通。

糧鋪所囤的糧食,平時與百姓們正常買賣交易,遇到戰事必須優先提供給軍隊,遇到災荒時,糧鋪價格則按以往價格限量出售,穩定糧價。

說白了,張大彪幾人相當於是皇商了,所管的糧鋪半官半民,為朝廷調控市場,這讓幾個徽商高興了好半天。

最後朱慈烺告訴他們,這事辦好的話,後麵還有更賺錢的好事等著他們,關係他們子孫後代的賺錢門路!幾個徽商大佬聽後皆是精神一震,決定回去之後鉚足了幹勁辦好差事。

在立春當天,鳳陽知府楊廷麟可是忙壞了,別的官員放假,他卻有重要事情要處理,他要帶著農戶們鞭春牛。

鞭春牛是重要的習俗,煙火爆竹放不休,五彩旌旗喧鑼鼓,場麵十分熱鬧。

由鳳陽知府楊廷麟先用裝飾華陽的“春鞭”,對著用泥土捏成的牛先抽第一鞭,然後由下麵官員按照官職大小,依次鞭打,直到將泥牛打得稀巴爛,眾農戶才一擁而上,爭搶碎土,農戶們把自己爭搶到的碎土扔到自己的田裏,意味著一年農事的開始和豐收的象征。

正月十六日,一群穿著節日盛裝的女子,成群結隊走出家門,走橋渡危,結伴而遊。

她們登上中都城牆上,四處賞光,時而嬉笑不停,原本守城的軍士們早就離開了。

走百病上城頭,是大明開始才有的習俗,僅限於女子,進入臘月後,婦女們一般都很忙,操持家務,身體勞累,容易生病,於是每年正月十六,便以驅除病邪為由出門四處遊走,走一走,百病無。

新年的熱鬧一直持續到元宵節後,百姓們才慢慢恢複了往日的忙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