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武軍遼陽城外三十裏紮下營盤,清軍堅守遼陽,雙方開始了又一輪對峙,尋找戰機,同時朱慈烺將孫傳庭和秦兵從西平堡調了過來。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雖然滿清必須要滅,但朱慈烺很講究路數,不會一味的往上剛,白白損耗天武軍。
後金政權在改成大清前,曾經有過三次遷都,努爾哈赤最初是定都費阿拉城。
費阿拉城在哪呢?在建州的一個山溝裏,也就是個土城寨,最初的八旗軍並非以騎射為主,而是以漁獵為生,打仗都是下馬衝鋒的,因為戰馬比人金貴,萬一傷著了罪過就大了。
萬曆四十四年,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自立為汗,建立後金政權並遷都赫圖阿拉。
赫圖阿拉城在哪呢?還在山溝裏,距離費阿拉城也就幾裏遠,算是處於大山中的黃金地段吧,周圍有好幾條岔路口,便於女真各部落之間聯係。
萬曆四十七年,薩爾滸大戰,大明戰敗,開始轉攻為守。
天啟元年,努爾哈赤席卷遼沈,攻克沈陽和遼陽,從赫圖阿拉遷都遼陽,在遼陽太子河邊興建東京城。
努爾哈赤建都遼陽後,心中很不安,因為八旗軍在攻打遼陽時,對漢人采取了十分殘酷的手段,女真人與漢人之間的矛盾激化的很厲害,當地百姓經常抄家夥組織武裝暴動。
數年間,八旗軍一直忙於鎮壓漢人的反抗,明軍也時不時的來幹上一波,努爾哈赤在遼陽活得很累,於是請了算命先生算了一番。
算命的老半仙說沈陽的風水好,由渾河和天柱山結合在一起,有相交理氣的山之龍脈、水之龍脈,是塊少有的風水寶地,有利於建立王業。
聽說沈陽有龍脈,努爾哈赤當即拍板,不顧群臣反對,於天啟五年又從遼陽遷都沈陽,剛修好的東京城也不要了。
努爾哈赤折騰了十年,一共換了四個都城,說白了就是酋長作風,搶到哪住在哪,沒有問鼎天下的決心。
他的兒子皇太極政治上比他高明多了,學習漢文化、任用漢臣、重用漢將,完善製度,加強中央集權,發展生產,增強兵力。
大金的名聲臭了就改國號為大清,改沈陽為盛京,死皮賴臉拉攏遼東漢將,削弱大明實力,實行滿漢一體,雖然這政策是忽悠人的,但起碼喊出來了,也頗為吸引漢奸。
這一波波的操作,遠比努爾哈赤高明的多,如果不是皇太極繼承了汗位,難以想象,靠屠殺漢民維持統治的滿清能發展成什麼鬼樣子。
遼陽城中,皇太極正在商議著如何對付朱慈烺。
鑲黃旗旗主拜音圖道:“皇上,我們的兵力仍有不少,收縮防線退守遼陽之事,還需從長計議啊!”
皇太極搖了搖頭道:“野戰我們不如天武軍,太過冒險,遼陽城堅,收攏大軍防守,少說能拖住明軍數月,這樣做穩妥一些。”
皇太極這般布置,是下了很大的決心,遼陽城有眾多火炮,明軍的火炮優勢難以發揮,隻要戰事拖的久,明軍後勤不繼,自然會奔潰。
再者,皇太極心中已經下好了一盤大棋,隻能時機到來,翻盤指日可待。
內大臣遏必隆道:“皇上,奴才聽說天武軍編成一首歌謠,行軍之時人人歡唱......”
“說來聽聽。”皇太極好奇道。
“奴才說了,還望皇上恕罪.......”
皇太極眉頭一皺道:“說!”
“他們的歌謠是:火炮一響,爹媽白養,火槍齊射,閻王爺樂.......”
遏必隆看了一眼皇太極,又道:“初聞不知槍炮利,再聞已是棺中人,兩耳不聞棺外事,一心隻奔黃泉跑,一路嗨到閻王殿,從此不戀人世間.......”
“放肆!”
“遏必隆,你大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