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盛蘇痕可以大膽的猜側,太後因為在宮宴的時候,被盛蘭澤拒絕,心受打擊之下,便命了她安插在攝政王府的眼線,這個人很有可能就是齊過,讓齊過放火燒死了盛蘭澤全心全意愛著的側妃。
他大概知道太後此作為是為何,一來是報複盛蘭澤,二來是除掉盛蘭澤心中之人,好為太後日後騰位置。
隻可惜,盛蘭澤沒了心愛的側妃,一時間又失去了正妃,雙重打擊之下,他不但沒有對太後妥協,還命人去將側妃的姐姐接入了宮中,要娶做正妃。
攝政王是寧願再找來側妃的姐姐做為寄托,將一顆心掉死在蘭氏姐妹身上,也不肯半分委身於太後。
然而,縱使攝政王這般絕決,太後卻還是隻愛他,為了他,太後甚至不惜要廢他盛蘇痕這個皇帝,用自己來登上這天渝的最高位來挽留攝政王。
多麼可歌可泣的愛情,盛蘇痕如何努力,如何給予都得不到丹雲傾的半分真心,可盛蘭澤卻是輕輕鬆鬆的得到了丹雲傾的一整顆真心,可盛蘭澤不但不愛惜,還將這顆真心捏碎了往地獄裏扔,這又如何不讓盛蘇痕嫉妒,如何不讓盛蘇痕瘋魔。
虞溫寧將盛蘇痕的表現看在眼裏,除了無聲的歎息,她也無話可說。
愛一個不愛自己的人,真的是很辛苦,很累,看到他願意為了自己所愛的人拋棄一切,孤注一擲,永遠看不到他身後站著的自己的時候,這真的很讓人心碎。
可這又怎麼樣呢?是你自己非要一頭撞進南牆,既然知道自己麵對的是無情的被冷落被無視,你又不能調頭將自己泥足深陷的感情拉回來,那你就隻能打落牙齒和血吞。
再轉眸看著獨自站在朝殿上風雲不驚的盛蘭澤。
盛蘭澤給虞溫寧最直觀的感受就是,盛蘭澤多了些溫柔少了些淩厲。
以前的鐵血殺伐好像不知不覺的已經消失了,現在披在他身上的,就隻是一個文弱的盛氏皇族後裔,好似對別人沒有半分威脅,讓人再沉悶,也不會覺得他有殺意。
虞溫寧又想起玉連桀對著她背影喊的話。
玉連桀說盛蘭澤要死了,這次連他都沒有辦法了。
或許正是盛蘭澤知道自己要死了,他已經做好了麵對死亡的心理準備,所以他才能這般悠然自得,就算是太後要將蘭歸初燒死,他也能淡定從容的站在大殿上,與太後細數之前未了結的恩怨。
朝殿上,盛蘭澤既然直接提出了側妃的死,還有攝政王府的大火起因,那在坐的大臣,就算想一心偏給太後,這個時候也不得心思飛遠。
要說現在的攝政王和攝政王府被人放火,那絕對的很難查出是誰這麼有膽量來挑戰攝政王的底線,可攝政王府著火的時候,攝政王的威名還未有蕩漾,除非是那個瘋子不想活了,才會去惹攝政王。
所以攝政王敢直指太後不是沒有道理的,除了太後,誰在燒了攝政王府,燒死了攝政王的側妃,現如今還沒傳出被淩遲處死,然後屍體被鞭笞七七四十九個日夜,打得他連骨頭都碎得拚接不起來,那就不是攝政王的作風?!
大殿上,自攝政王出現後就沉靜無聲的狀況瞬間被打破,大臣們交頭接耳,開始幫太後回憶攝政王府著火前後數日數月以及數年的曆史。
盛蘭澤也不閑著,還能找出證人來。
“孤記得攝政王府著火後,國師來過王府,國師可是親眼所見,整個攝政王府,除了孤的側妃的院子被燒得連渣都不剩一片,其他院子,是連火星都沒飄過一點,半分損失都沒有。若不是有人精心計劃,為何如此的湊巧?”
聽天命一直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原本看到盛蘭澤來朝殿,他亦想著盛蘭澤會是來阻止太後廢帝的,畢竟盛氏一族,現在隻有盛蘭澤和盛蘇痕這叔侄倆了。
可他等了半響,卻聽到盛蘭澤要太後蓋鳳印,同意新王妃入譜盛氏族譜。
心頭自是嘲諷輕蔑的。
他都有些可惜了他送去給盛蘭澤治病的藥材。
盛蘭澤太讓他失忘了。
盛蘇痕一個扶不起的阿鬥,盛蘭澤又何嚐不是阿鬥本鬥。
看來不是天要亡他盛氏一族的江山,是他們盛氏一族傳承到現在,確實是該換人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