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一聲霹靂定龍穴 滿室芳菲誕虎兒(1 / 3)

卻說海山和那美人,並立在紅毹氈上,經杜卜扶著他跪拜起來。海山方摸不著頭腦,隻聽侍女們一聲嬌喝,擁著海山和美人,望裏就走。到了一個所在,但見繡簾高卷,碧毯鋪地,牙床上垂著羅帳,瞧上去好似女子的閨閣。那些侍女們,把海山同美人,一齊推在室內,砰地一聲,倒合上了門,笑著管她們自己走了。這裏海山細看那美人時,見她黛含春山,神帶秋水,嬌顏似玉,香鬢如雲,那種豔麗的姿態,正是剛才席上的美人兒。

海山定了定神,看那美人低垂粉頸,比在筵前更覺嫵媚可愛了。因微笑著問道:“姑娘是留不哥的什麼人?為甚麼和俺做起親來?”那美人聽了,俯首嫣然一笑答道:“留不哥便是俺的父親,王爺難道不知嗎?”海山皺著眉道:“留不哥在咱的幕下多年,從不曾聽見說他有女兒的。”那美人不禁臉一紅,徐徐地說道:“我本來是杜卜的女兒烏綿,留不哥是我繼父,他為愛王爺的人品出眾,所以把我嫁給王爺。”海山聽了,才得明白過來,不覺笑道:“那麼他們何不說明了,卻要鬼鬼祟祟的,弄得俺如睡在鼓裏一般。”

烏綿璞詠地一笑道:“當時講明了,怕王爺不肯答應。現在僥幸得配王爺,幸蒙不棄,收為侍妾,也就感激不盡了。”海山聽了烏綿婉轉溫柔的一片話,嚦嚦的鶯喉,聽在耳朵裏,直叫人心神得醉,忍不住將她樓在膝上,覺得烏綿的身體,竟輕若無物。海山笑道:“古時有個身捷如燕的楊貴妃,今天俺卻也相信了。”烏綿掩著櫻唇微笑道:“我聽得父親說起,隻有掌上舞的趙飛燕,倒不曾聽見過身輕如燕的楊貴妃。”海山給他一駁,麵上早紅起來,便搭汕道:“俺不曾讀過漢人的書,隻亂說一會罷咧。”於是兩個談笑了一回,就雙雙同入羅篩,成就他們的百年夫婦。

第二天早上海山起來,出去拜見了留不哥夫妻和杜卜,行了翁婿禮之後,留不哥又設宴款侍。宴畢,留不哥盼咐府中仆役,備了車輛,送海山、烏綿回王府去。海山和烏綿新婚夫婦,自有他們的樂處。光陰迅速,轉眼已過了半年,伯顏的使者,從都中到了,便來見海山,海山聽說鐵木耳暴崩,也很為感傷。一麵草草束裝,和烏綿、留不哥等,將政事托付給杜卜,星夜匆匆登程,不日到了都中,自有文武大臣出城迎接。當下祭過了天地宗廟,海山便正式嗣位,就是武宗。鐵木耳廟號溢了成宗,仍拜伯顏為大丞相,留不哥做了禦史大夫,朝中文武大臣,都加升一級。這時天下很覺承平。

誰知武宗在位還不到四年,卻一病不走。因武宗沒有太子,所以由從弟愛育黎拔力八達繼立;愛育黎拔力八達隻在位九年,英宗碩德八刺立;英宗在位四年,泰定帝也孫鐵木耳立,泰定在位五年,明宗繼立,明宗在位僅六個月崩,文宗登位;三年又崩,寧宗複立;寧宗在位不到兩個月,卻一病夭亡,那時迎妥歡帖木耳繼位,就是順帝。元朝到了這時,卻是亡國之君來了。後人有詩歎道:綠楊城郭白楊村,又見車騎出北門;行色匆忙泣妃後,國亡家破月黃昏。

笙歌枯耳夜未闌,碧水蕩舟月已殘。

記和當年紅綠女,朝朝侍駕五更寒。

碧楊樹下,一群的小孩子,在那裏驅著牛,一路歌唱著。他們雖然是一種信口無腔的調兒,卻也覺得宛轉可聽。大家唱了一會,內中一個小兒,生得虎額龍姿,麵目黛黑中,顯出他奕奕的神態來。那一群小孩子裏,有幾個跳下牛來,去坐在草地上鬥石子,正鬥得起勁的當兒,忽聽得那邊一陣的呐喊,那邊跑過十幾個童子來,手裏各拿著柳枝向鬥石子的一群孩子打來。這時,騎在牛上的黑臉孩子,也跳下牛背,口裏大喝道:“你們恃著村中人多,便來欺負我們嗎?”說罷,一手執著牛鞭,迎將上去,那坐在地上鬥石子的幾個小孩,也各折了一條樹枝,發聲喊,大家跟在後麵去幫助。那方麵十幾個童子,經黑臉孩子上前一頓亂打,打得他們東倒西歪,有的拋了柳條逃走,有的抱著頭大哭起來。跟在後麵的幾個小孩子,見黑臉孩子得了勝,他們便一擁而上,將十幾個童子,趕得走投無路,有的連血也被他們打出來了。黑臉小孩指東打西的,正在得意萬分,早聽得牆角上有一個老人聲音在那裏叫道:“阿四!你又在這裏和人家廝鬧了嗎?”黑臉孩子見他的父親來了,忙住手不打,一頭卻假作哭泣的樣兒,對那老人說道:“爹爹,你不曾瞧見東村的小孩子,他們糾了許多人來欺我們呢。”那老人便從牆缺裏走出來,笑著安慰那黑臉孩子道:“你且莫哭,我們現在吃了虧,等一會兒,叫你三個哥哥去報複去,如今快跟我回去吧!”黑臉孩子聽了,不禁高興起來,便去牽著牛,跟他的父親回家去了。

他們父子兩人,一邊趕著牛,一邊慢慢地走著,不到一刻,已走過皇覺寺的麵前,隻見寺裏的曇雲長老,提著一串念珠,正立在寺門口瞧著他們父子走過,便笑著說道:“朱老施主,時候還早呢,就在小寺裏用一碗茶去吧!”那朱老頭兒也招呼道:“承長老的見愛!我們回去有些小事,改日再來叨擾就是了!”曇雲長老點著頭,一手撫著黑臉小孩的頭頂道:“好一個福相的官兒!”朱老頭兒見說,也笑了笑,便和曇雲長老作別。父子兩人,仍趕著牛前進。到了家裏,那黑臉小孩係好了牛,和他父親走到裏麵,朱媽媽見了間道:“阿四放牛怎麼老早回來了,牛可曾吃飽了嗎?”朱老頭兒答道:“甚麼放牛,他又在外麵和人廝打了。”說著,朱老頭兒的三個兒子,都砍了柴,挑著從村外回來。朱媽媽便安排出晚餐來,給他們父子五個人吃著。

原來那朱老頭兒名叫世珍,因為避難,才遷到江北的長虹縣去,他先世本居在金陵,後來又搬往泅洲,再遷到淮南壕洲府,就是現在的鳳陽。但朱世珍初到嚎洲,沒有親戚好友,隻有鍾離縣皇覺寺的長老曇雲從前和朱世珍很要好,世珍便去和曇雲商量,就空地上蓋了一間茅屋,給世珍老夫妻和三個兒子居住。又代他買了一隻牛,去替東鄉富戶劉大秀家耕田。世珍的三個孩子朱鎮、朱鏜、朱釗,卻去山裏樵柴,一家人很勤儉地度著光陰。那個黑臉小孩子,便是世珍的第四個兒子,名字叫作元璋,小名喚作阿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