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清廷削藩聲浪越高,雲南地方由夏國相防範著,搜查行人十分嚴密。馮壯士暗藏利刃,天天在王府前後巡視,那昊三桂卻躲在褚玉園中笙歌夜宴,一個月中難得有一兩次外出。壯士候了四五天,得不到一些兒機會。有一天晚上,馮壯士又到藩府花園門前俊三桂,抬頭見園門外有一棵大樟樹,樹幹正斜倚在園牆上。
壯士暗叫聲“慚愧!有這樣一個機遇,為甚要在門前呆等?”想罷飛身上樹,抱在枝幹上,向園內一望,恰恰對著園中的玉雪亭。這天晚上,三桂攜著愛姬小蛾和十幾名侍姬,正在亭上夜宴。衛士保住在身後侍立。
講到這個保住,是河間人,練得一身的好武藝。三桂在園林大宴賓客,小蛾侍側,三桂命她唱歌,卻沒有良好的琵琶。內中一個賓客說道:“俺有一隻琵琶,是數百年前的古物,可惜現在家中,否則倒可一試。”保住在旁應道:“咱願替王爺去取來。”那賓客笑道:“俺家中離此有五十多裏,又藏在密室中,就是俺家中的仆人也沒處找尋,何況是你?”保住竭力請行,當即向賓客問明了室宇的樣兒及藏琵琶的所在,忽地跳上屋頂,身輕似燕一般一點聲息都沒有。去了不多一刻,見屋簷上似有飛鳥下地,保住已含笑上亭,雙手捧著一隻琵琶,對賓客說道:“幸不辱命,琵琶已取到了。”那賓客忙看時,果然是自己藏在密室的,不覺失聲讚歎。
三桂命將琵琶給小蛾彈唱,端的弦音清越,與尋常的琵琶不同,聽得座上的賓客個個心迷神往。從此三桂對於保住越發比前寵任,進出命他隨在左右護衛。因三桂自引清兵進關,人心都很憤恨,三桂自己也略略有些覺得,怕被人暗算,坐臥皆有勇士保護著的。
在宴玉雪亭的隔夜,三桂飲得酩酊大醉,踉踉蹌蹌地扶入羅帳,醉眼朦朧中覺得自己居半山,腳下擁著雲霧,遙瞰山中翠柏蒼鬆濃綠欲滴,三桂便信步下山,隻覺山麓中一個美人,生得桃腮杏眼,看著三桂微笑。三桂這時身不由主地向著那美人走去,猛聽得大吼一聲,一隻斑斕的大蟲望三桂的頭上直撲下來。三桂大吃一驚,嚇出一身冷汗,開眼醒來,卻是南柯一夢。三桂這時也不再睡,聽誰樓正打三鼓,便把夢境和左右說了,眾口一詞說猛虎是惡人,須慎防暗算,三桂見說,便令保住帶了利器隨在左右。
這夜在玉雪亭夜宴,正喝得興高采烈,忽見一道金光直向三桂身上飛來,保住眼快,忙抽刀一格,隻聽當的一聲,一把寶劍墮落在席前,接著亭階上跳出一個大漢來,手執明晃晃的尖刀望三桂刺來。其時亭上頓時鳥亂起來,早有保住挺刀把那大漢迎住,兩人一來一往在玉雪亭上鬥著,三桂已避往亭後,揮衛士一擁上前,將大漢擒住。三桂當即升座,親自鞠訊,問他的姓名,受誰人的指使。那大漢朗聲說道:“俺叫馮壯士,來替國家除賊,俺若殺了你,自然富貴封侯。今日大事不成,任你祈殺就是了!”三桂聽他的語氣似受清廷的遣使,便吩咐拖大漢出去祈了,一麵召夏國相、胡國柱、郭壯圖、馬雄等一班將佐,大開帳前會議。
吳三桂首先說道:“本爵忠心佐清,不料清室不諒,反加疑忌,甚至派遣刺客侯本爵的間隙,似這樣下去,早晚是要破臉的,列位以為怎樣?”胡國柱答道:“王爺請清兵入關時,某等原阻諫王爺休要引狼入室,今日悔悟可已遲了。”三桂歎口氣道:“那事已經過去,也不必談它了,隻籌眼前的辦法。”夏國相說道:“王爺目前如要自保,非舉旗起義,索性大作一番不可,倘終年低首人下,從前的賀人龍就是榜樣(流賊賀人龍,降明攫總兵,被明廷見疑斬首)。”吳三桂躊躇說:“話雖如此。但舉義的行為目前還不到這個地步。俺們這時且暗中慢慢地籌備起來,看勢頭不好,起事未遲。”三桂一生誤在猶豫不決。他此時如能聽諸將的話說,舉旗起叛,雄據西南堅壘自固,一國之君,尚足有為。萬一不幸,裂土分茅似宋時的契丹,未嚐不可立國。怎奈三桂遲疑因循,待清朝大兵四集,安排既定,三桂被迫得無可奈何,始率眾起事,可是清廷已布置妥當,正如甕中捉鱉,任你吳三桂擁百萬之眾,也當不起四麵受敵,那時想到當日諸將的良言,悔自己不用,今日還有何說!這是後話,按下不提。
再說三桂等諸將散去,獨自一個坐在堂上,回想自己剿平李自成,收複秦楚,於清廷也很有一番汗馬功勞。而且清朝的夭下,還是自己去請清兵入關才把大明江山斷送,弄到最後的結果,不但不能安享榮華,反遭清廷的監視,想來想去,覺自己實在不值了。三桂呆想了一會,叫左右排起香案,設了懷宗的靈位,親自素服致祭,祭罷俯伏在地上,放聲大哭起來。三桂這時良心發現,正哭得萬分感傷,忽報清廷又有聖旨到了,不知聖旨說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