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下卷(12)(3 / 3)

陳晨聽後反倒笑了起來:“你跟誰學的這招啊,我倒要教你一招:得饒人處且饒人。現在誰都不容易,你以為王子騰還能蹦躂多久啊。告訴你,笑到最後才是真正的笑。”

李野大聲道:“那你就放任不管啦。”

陳晨說:“等你到我這個年齡的時候,你就會明白了。我還要告訴你,這件事就你知我知,不許再跟別人提了。”

李野不屑道:“你多老啊,成老頭了?”

陳晨為什麼不讓李野將王子騰提前送

不合格樣本的事情告訴李總?

通過這一係列的事情,陳晨更加成熟了,更加懂得了什麼才是真正的成功,什麼才是真正的價值。其實,從一開始陳晨就已經料到了,那些不合格的樣本就是王子騰故意派人送過去的,隻是一直沒有證據而已,而這次李野卻證實了這件事情。

但是,在這個時候,陳晨已經清楚地懂得了在這個世界上沒有永遠的敵人,更何況他現在又要待在這個公司與王子騰共事,他必須與王子騰把關係處好。

況且,即使是陳晨將這件事情告訴李總,也不一定能夠扳倒王子騰,要知道王子騰本來就很聰明,而且也有著很強的人脈網,到最後不僅不能將他扳倒,反而給自己真正地樹立起一個強大的敵人,那就得不償失了。

陳晨此舉非常明智,他在和王子騰的競爭中已經取勝了,無須再落井下石,否則把王子騰逼急了,隻會給他帶來更大的麻煩。

禍從口出,病從口入

——“說動”對方,才能“交易”下去

一個人在說話做事時要講究方法,該說的話說,不該說的話不說,說話要講究一個度。

“病從口入,禍從口出”是我國民間流傳甚廣的一句諺語。前半句指的是如果不注意飲食衛生,就很可能得病;後半句指的則是如果說話不注意,就很可能惹禍。

其實,這句話更多的時候,是要提醒我們說話一定要注意分寸,在平時的交往當中,要注意講話的方式方法,注意讓大家都能接受,避免禍從口出。在與同事交往中,要誠懇,不能說有損集體、有損他人的話。在與領導交往中,要體現尊重,多向領導請教。

尤其是對剛踏入社會的畢業生來說,在說話辦事時更要注意方式方法,在與人交往中,說話要注意分寸。要相信,人都是善良、善解人意的,隻要能以謹慎、認真的態度與人交往,一定可以博得大家的支持與信任。

在職場上,語言顯得更為重要了。可以說每個環節都離不開嘴,每次交易都不亞於一場外交活動。采購需要說動賣方,銷售需要說動買方,爭得利益需要討價還價,雙方或多方合作需要談判。就是求職應聘、給老板提供方案等,都需要靠嘴去“說”。缺少語言,沒有一定的語言藝術都是不行的。

曆史與現實當中,因說話不善而導致嚴重後果的事例屢見不鮮。因此,無論是在職場還是在平時的生活當中,我們的言語一定要謹慎。尤其是在商業活動當中,總會有各種利益的交叉,在說話時一定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凡事都不能將話說絕對了,要給自己留下退路或回旋的餘地。

對於陳晨的反應,李野很不理解,他不明白為什麼陳晨現在對王子騰那麼寬容,他想也許是陳晨太善良了,不忍心把王子騰拉下來。可是想到王子騰的所作所為,李野心頭卻憋著一口氣。說實在的,這並不隻是為了陳晨,還為了他自己。特別是當他確實得知王子騰那晚有意接近自己的目的之後,對王子騰更是氣憤不已,一想到他假惺惺的說辭,李野就覺得好像無數的蒼蠅在耳邊不停地嗡嗡叫。李野心想,這樣的一個小人,現在竟然還恬不知恥地在公司裏大搖大擺地呼風喚雨,簡直是天理不容,人神共憤。

當李野對李梅爾說這些的時候,李梅爾也是適時地表示讚同,她順便說了自己的看法:“那個盧嘉妮也不是個好東西,你看她整天得意揚揚的樣子,還不是靠王子騰提高自己的身價嘛,真是‘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那兩個人就是狼狽為奸。”

這天,李野在辦公室休息的時候,覺得口渴,就來到了休息處,拿了一杯咖啡。正在喝的時候,他看到王子騰走了過來。李野看到他,正想躲閃,可轉念一想,我行得端,坐得正,為什麼要怕這個小人呢。於是索性就站在那裏喝。王子騰過來了,跟李野打了個招呼,李野並不理他。王子騰覺得有什麼事,但自己又不好開口,就沒有出聲,心想還是少惹他為妙吧,於是就接了杯咖啡,在李野身上拍了一下,轉身回去。

“人做事,天在看。少作惡,多行善呐。”李野的聲音悠悠地從身後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