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晨在這裏兩者之間琢磨了很久最終還是選著了棍狀金屬來作為普通的電磁炮彈藥,而特俗的彈藥則是準備使用一種名為《活性毀傷元技術》的技術。
由於電磁炮的超強的速度,以火藥推進為首的炮彈所裝的引信根本無法承受如此巨大的加速度,恐怕還沒有來得及命中敵人,就已經把自己炸得七葷八素了,所以很多郭嘉的實驗電磁炮所使用的炮彈都是實心金屬材料,隻能依靠動能摧毀目標,嚴重製約了電磁炮的毀傷效果。
而王晨卻希望彈藥能夠造成二次殺傷效應,簡單來說就是不但能穿還能炸!
“活性毀傷元技術”就是一種同時擁有金屬的力學強度、高能炸藥的化學能量以及惰性材料的安全性等多重特性的新型彈藥材料,可以直接進行機械加工。
隻有高速命中目標發生碰撞的時候才會被引爆,因此具備動能毀傷和爆炸毀傷的雙重破壞能力,從而將殺傷效果成倍提升。
這種材料目前一些國家已經提出了概念或者已經開始研究,而王晨也從金手指中了解到了這種特俗彈藥的構成方式,不得不說這種特殊合成的彈藥雖然加工簡單但是構成卻很複雜尤其是需要使用到不少的特殊元素其造價並不便宜。
比起傳統的電磁炮彈藥來說那可真就是一個天一個地了,所以這種彈藥大部分情況隻能作為特殊情況使用,平時使用的的話一般還是便宜管飽的金屬彈藥。
一旦王晨將《活性毀傷元技術》完善,二次損傷效應加上電磁炮的速度,就目前在地球上來說這種炮已經可以用不講道理四個字來形容了。
畢竟其本身超強的穿透力就已經讓大部分的防禦如同虛設,而如果再加上插入進去後所形成的二次爆炸試問誰能扛得住?更不用這是406口徑的電磁炮。
王晨的設計中整個艦炮炮管屬於可合並炮管,普通情況下左右導軌合攏處於靜默狀態,而一旦進入攻擊狀態兩根導軌就會分開進行通電。
為了最求美觀王晨沒有采用二狗子設計的水桶設計,而是將導軌改為了長條方形,整個導軌合攏的時候就像一個梯形的長條物體,菱角分明極為犀利。
通俗來說就很像航母的跑道,需要用的時候就會裂開然後通電加速將中間的彈藥發射出去。
並且王晨還準備采用二戰時期戰列艦主炮的並聯設計,每一列戰列艦攜帶三組炮,前一後三,每一組共有三根炮管,加起來就是九門主炮。
再加上戰列艦龐大的身軀完全可以加裝驅逐艦上的垂發單元,隨便來個兩組108垂發,再加上兔子的1130近防炮來他個十幾門組成防禦火力,其他的什麼鷹擊啊之類的對空對地的導彈再來點,這玩意不能在海上橫著走我王晨就把自家馬桶吃了。
還戰艦無用論,就這戰列艦一旦建成隨隨便便打鷹醬一個航母群跟玩似的,再等到後期科技成熟了再點出護盾科技那就更完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