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飛船距離門扉很近的時候,整個飛船被陡然拉長隨後被門扉給吸了進去化作一道亮光消失不見。。。。
————————————————————————————————————————————————————
九月的福州比起渝都來要涼快不少。
這天吃完午飯的王晨正躺在沙發上消食,腦子裏麵則是不停的想著有關鳳凰計劃的相關事情。
王晨在設計軍用型鳳級航天飛船的時候遇到了不小的麻煩。
通過二狗子的三維虛擬建模進行推算得出的數據,采用複合式大結構通體變形的確能夠保證飛船的變形時的穩定性,結構承載方麵效果也很棒,但是複合機構下變形的速度實在有點太慢了。
從常規形態切換到機甲形態需要近三十秒才能完全變形成功,而在變形期間飛船的速度以及機動都會降到一個很低的範疇。
王晨倒也想過告訴高速變形的可能性,隻是高速變形一來對結構強度要求很高二來駕駛者也扛不住高速下變形產生的壓迫力。
王晨自己給自己定下的底線是十五秒完成變形,最好能夠壓縮到十秒以內,而想要加速就必須要對結構方麵做出改動。
讓王晨頭痛的就是這一點,如何加強合金的強度,尤其是抗磨損和抗拉扯方麵一定要強,
“是時候研究新的合金了...”在沙發上挺屍的王晨響了半天最後幽幽的說道。
地球雖然在目前人類眼裏看來屬於物產豐富的星球,但是在王晨看來還是太過貧瘠了,能夠誕生生命的星球很多宇宙中有名的礦產基本上都不會出現,這也是一個很常見的現象了。
想要發展就必須探索其他星球獲得新的礦物原材料來提升自己的科技水平。
王晨琢磨著讓山城號去周圍晃一晃,目的地就是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那裏有近一百五十萬顆小行星,王晨可以好好挑選一下自己所需要的原料。
不光是新的合金王晨還打算嚐試一下能量護罩方麵的技術。
都要探索宇宙了,防禦方麵也應該加強一些了,總不能真就靠著結構抗吧?
護罩技術也是時候點出來了,王晨手上的技術也完全能夠支撐王晨研發能量護罩方麵的技術。
目前王晨手上的電磁技術以及引力波發生技術往後衍生都可以進階發展成護盾技術,也就是電磁護盾以及力場護盾。
這兩種護盾剛好可以互補,畢竟王晨目前還沒有辦法研發出能夠同時抵禦能量武器以及動能武器的護盾。
隻能靠著兩種護盾來彌補這方麵的缺陷,就好比一個是魔抗一個是物抗。
就是這耗能問題需要王晨想辦法解決一下,這兩玩意不管哪個都是耗能大戶,同時上兩個的話這小飛船如何分配能量?這核聚變裝置要上多大的?內部空間如何安排?
一想到這些王晨就有一種頭禿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