琢磨了半天,王晨又把飛船的圖紙打開仔細看了看,鳳凰計劃的設定中,其飛船長度大約在六十三米左右,高度在十米左右,寬度在七十多米,整體成一個“山”形。
軍用版比民用版多出了一個變形的功能,這無疑讓原本就吃力的內部空間變得更加緊湊,畢竟變形所需要安裝的結構遠超民用版。
按照原本的設定,中間主體尾部是一個大型的核聚變裝置,旁邊兩個機翼在各攜帶一個小型的核聚變裝置提供備用能源,要是加裝了護盾其供應民用版都有些費勁跟別說以戰鬥為主的軍用版了。
思來想去王晨也隻有擴大能源核心這一條路可走,哪怕超過了預算也隻能這樣,護盾和能量武器是飛船在外太空的保障,少了哪一樣都不能算是個完整的飛船。
這些飛船以後都是要去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的,必須保障他們的安全。
原本按照王晨的計算,鳳級軍用飛船的成本在四十二億左右,凰級飛船的成本在三十二億左右現在看來怕是每一樣都要再加五到十個億才行,不然還真沒法把這麼多東西都塞進去。
凰級民用飛船王晨倒是不擔心,畢竟預售的時候王晨就說過了,飛船的價格在三十億到五十億之間,讓他們做好心理準備,就算加了十個億也沒有達到最高的預算。
反而是鳳級,要是真的造價突破了五十億,上頭還舍得買嗎?上頭想要采購的數量可不少。
這件事王晨沒法自己做主,想了想王晨列出了兩份報價單,一份是基於凰級改裝而來的軍用版飛船砍掉了變形能力預計能剩下個好幾億成本,另一份就是最理想的鳳級戰機的研發方案,什麼都有但是造價很有可能會突破五十億。
兩份報道的利弊以及相關的參數王晨列舉的很清楚,最主要的是這還隻是成本價要哪怕王晨隻賺個生產錢最後的定價也肯定還會往上波動。
將兩種方案給了杜剛,接下來就看上頭如何選擇了,王晨尊重上頭的決定,在上頭沒有決定之前王晨打算先把民用版的改一下再說。
思考了好幾天,王晨最終決定將飛船左右兩個附翼的高度加高,也就是加厚一些,然後再塞一組小型核聚變裝置進去,也就是說原本一大兩小的核聚變裝置現在是一大四小,功率上增強了很多,王晨算了算哪怕把飛船所有的設備打開也還能有個百分之五左右的剩餘用於預備算是達標了。
就是這設計需要將原本左右結構的連接點加固一些,防止左右兩側機翼太重出現問題。
有了方案,接下來就是二狗子的事情了,改動的思路王晨已經給它了,剩下的就是二狗子去進行推算和設計,盡可能的在不影響安全的情況的下降低成本。
————————————————————————————————————————————————
就在王晨抓緊時間修改設計圖的時候,十二月十號淩晨一點,剛睡著的王晨就被一整電話給吵醒了,模模糊糊的王晨將鋪蓋踢開從枕頭下摸出手機一看,果然是杜剛的電話。
大半夜的也就杜剛敢打電話給自己,其他人怕不是要被王晨罵個狗血淋頭,不過就算是杜剛,此時的王晨起床氣依然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