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護盾的實驗還算比較迅速,在解決了能量約束的問題後,現在的護盾強度已經比較可觀。
隻要能夠完成調整參數的一個收集和積累,後續就可以根據這些參數來進一步增強。
比如加大引力波發生器的一個能量供給,或者電磁立場的一個能力供給。
然後通過調整新型甲板的約束強度來自由的控製護盾的厚度以及範圍。
雖然已王晨目前的技術,無法讓約束的能量完美融合,會造成一定程度的能量損耗。
但畢竟算是開了一個好頭,現在情況緊急有用就先用著,優化的事情後續再管。
王晨甚至在考慮這種能量護盾能不能用在城市防禦上?
但是聯想到這種級別的能量護盾立場所消耗的能量,王晨還是打消了這個不太現實的念頭。
況且將核聚變發電站建在市中心也的確有點不妥。
護盾技術還是先用在武器載具以及一些小型基地的防禦上比較好。
防禦城市什麼的,有些想的太早了,就算一切準備妥當,光修建都需要不少的時間。
現在大家最缺的就是時間。
3月底,也就是在30號左右。鷹醬家洛杉磯附近沿海的軍艦再一次遭到了攻擊。
這一次被襲擊的是一支航母編隊,好在航母沒事,但是損失了一艘潛艇,外加三艘驅逐。
而最讓鷹醬感到詫異的是,對方這一次並沒有采取從船底登陸的方式,而是采用了另一種模式展開攻擊。
根據情報,對方是在晚上11點左右發動的攻擊。
當時正在航母甲板上值夜班的士兵們,突然聽見海底有異常聲響,而正在海底巡邏的潛艇也發出了報警,稱有異常物體靠近。
這艦隊本來就是返航準備歸港的,也知道洛杉磯前段時間沉了兩艘驅逐。
似乎是察覺到什麼的艦長立馬拉響了艦隊警報。
船內剛剛睡下的士兵們聽見警報後下意識的一個鯉魚打滾從床上爬起來,然後開始穿戴衣服,一邊穿一邊迷茫的看向四周。
而就在警報發出後兩秒,海麵上突然衝出了4.5道亮點。
這些亮點長約一米左右,在衝出水麵後,直接射向半空。
差不多飛得有300多米,然後一個調頭急速向著航母俯衝而來。
四周正在警戒的驅逐艦們立馬開始行動。正在值夜班的艦炮操作人員解鎖了艦船上的火力限製。
裝備在驅逐艦上的各式防空火力,迅速鎖定了襲擊而來的未知目標。
率先開火的火神炮吐出一連串長長的火舌將襲來的未知目標覆蓋。
但由於事發倉促,這5枚未知物見隻攔住了一枚,剩餘4枚直接插在了航母的甲板上。
隨後就是震耳欲聾的爆炸,還有滾滾的黑煙。
好在航母體型碩大,且沒那麼容易趴窩,在遭到攻擊後依舊留有足夠的動力。
動力強勁的發動機開始全速運轉,推動著這艘鋼鐵巨輪往遠方的港口跑去。
艦隊的驅逐艦們緊緊的貼在航母四周,警惕的提防著水下未知的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