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橫她一眼,“要不讓她做你兒媳婦享清福,讓你兒子累死累活,你說你還會不會這麼昧著良心說話。”

花二嬸嗬嗬一笑,“我都是好幾個孫子的人了,還娶啥兒媳婦啊。”

王氏就哼了一聲,“那就不要插嘴,當初要不是你瞎折騰,你當我同意他倆。”

花二嬸難堪死了。

春華媳婦羨慕道,“我昨兒個去摘菜,瞧見小魚兒和老四在河邊撿河蚌,這兩口子在水裏頭都能打情罵俏的,可悠閑了。”

王氏聽得不是很舒服,假笑道,“我說他倆怎麼不來送我們老三,原來是撿河蚌去了啊。”

“這我就得說說你們老四了,自家哥哥去京城考試,這麼大的事了,他怎麼也不知道去送送,真是太沒情分了。”孫嬸子憤憤不平道。

王氏煞有介事地歎了口氣,“我們老四看著不通人情,其實耳根子軟,他媳婦說啥,他就做啥,沒一點主見。

他媳婦跟我這老太婆不對盤,看我不順眼,使勁挑唆他跟我鬧矛盾,老四以前對我們一家人都挺好的。

自打他媳婦一來,害得他現在眼裏都沒我這個娘,沒那些兄弟了,我們家啊,看著是光鮮亮麗,其實內裏的苦隻有我們自己知道。”

孫嬸子和王氏是老姐妹了。

平時兩人沒少待一起嘀咕各自兒媳婦的惡劣事跡,交流做婆婆的心得體會。

早就通了不知道多少的氣。

這個話題,他們是有共鳴的。

所以王氏這麼一訴苦,孫嬸子就義憤填膺了,生氣道,“你們家那個四媳婦啊,一點也不像話,我早就看她不順眼了。

你說說誰家媳婦跟她一樣天天擠兌自己婆婆,也就隻有她這種沒有教養的敢,我跟你說棲嫂子,要是那女人是我兒媳婦。

我保管把她罵地滾回家去,再也不敢回來,就她這狼心狗肺樣還想白吃我們孫家的飯,想得倒美!呸!不要臉的玩意兒!”

王氏大受鼓舞,“我就知道就孫嫂子你最懂我了,別人拎不清,總覺得家裏不和氣,就是我一個人的不是。

咱們倆都是做人婆婆的,人家都說做婆婆好,兒子孝順,丈夫愛戴,壓根不用看家裏人的臉色,隨便你怎麼做也沒人說。

別人家的兒媳婦不像話,婆婆打罵地不知道多狠,人兒媳婦長了教訓就算了,還照樣體貼婆婆。

咱們兩個卻是心地善良,寬容大度的,從來把兒媳婦當親閨女看待,哪裏舍得打罵,無非就是多嘮叨了幾句,希望他們改正。

他們這些做兒媳婦的倒好,仗著年輕氣盛,聽不進老人言,還嫌棄咱們說的不好聽,你說說,咱們這婆婆做的有多難……”

花二嬸見今天大家夥討論的話頭不對,剛剛還誇小魚兒有福氣,這會兒都是罵她的。

那不就是變相地罵她這個老媒婆牽錯了姻緣麼!

隻得尷尬起身了,“我家裏還有事,就先回去了。”

壓根沒人理會她。

王氏和孫嬸子都看花二嬸這個多事的不順眼,巴不得她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