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乾隆皇帝兩眼看著那樹上的大桃子。那個桃子,忽然自己移動起來;看它離了樹枝,落下地來,又慢慢地在地下轉動,移近岸來,直到龍舟邊,近看時,它有房屋一般高大;外麵鮮豔紅潤,配著兩片綠葉,引得那班官員都圍著觀看。
正看時,隻聽得一棒鑼響,桃子裏打起十番鼓聲;鼓聲才住,豁的一聲,那桃兒對縫裂開,變成兩半個;裏麵露出一座小戲台來,正搬演那《群仙祝壽》的故事;一串珠喉,唱著《萬壽無疆》的曲兒。皇帝看時,那扮皇母的,正是那雪如;豐容盛箭,越發出落得美豔了。皇帝和她幾年不見,想起舊情,未免動心;再看那班祝壽的仙子,個個都是輕柔嬌小,風光流動。正看得出神的時候,忽然走出一個垂髻的女郎來,輕雲冉冉,豔絕人寰;身披羽衣,下曳霓裳,珠喉巧轉,舞袖翩翩。歌舞多時,看她直走下台來,手中捧著玉盤寶瓶,走近船窗,獻與皇上。
乾隆帝看她秀眉入畫,笑眉承睫,早不覺心旌搖蕩。看她翠袖裏露出纖纖玉指,養著尺許長的指爪兒。乾隆帝笑問道:“卿可是麻姑再世?聯卻要問你的小名兒是什麼?”女郎見問,便低低的奏稱:“小女子賤名叫昭容。”接著掩袖一笑,橫眸一轉。皇帝急喚內監拉住她的裙角兒,隻見她驚鴻一瞥,早已跑上台去,唱起“霓裳羽衣曲”。滿台的女孩兒,和著歌唱,歌聲嫋嫋,動人心魄。乾隆帝吩咐:賞雪如玉如意一柄,碧霞洗搬指及粉各一個,金瓶一對,綠玉替一對,赤瑛杯一,白玉杯一,珠串一掛;昭容也賞玉如意一柄,金瓶一對,綠玉替一對,珠串一掛;其餘女郎,各賜綠玉替一枝,珠串一掛。雪如在台上,領著一班女孩謝賞。到了晚上,雪如、昭容兩人被傳下禦舟侍寢。昭容原是雪如的妹子,豆落年華,洛神風韻。皇帝看她嬌憨可憐,越發寵愛她。
第三天,把汪如龍宣上禦舟去,又賞他二品頂戴,銀錢五十萬兩;叫他先趕回揚州去,照料一切。那汪如龍領了聖旨,謝恩出來,回到揚州,便耀武揚威的越發不把江鶴亭放在眼裏。江鶴亭見汪如龍得了好處,便和惠風在暗地裏預備新奇的煙火接駕和汪如龍爭勝,那汪如龍卻睡在鼓裏。
禦舟到了揚州。那日皇帝坐在高樓上,文武百官兩傍陪侍。起初隻見對麵漆黑一片,慢慢的露出一點火星來;那火星四處亂滾,愈滾愈大,忽然啪的一聲,火星爆裂,滿地紅光。紅光中現出一株大樹來,滿樹桃花,在火光中展動;那花朵兒愈大,一霎時,花謝蒂落,枝條上結著一串桃子。那桃子又漸漸的大起來,內中有一個最大的,從樓上落下來;從中裂開兩半個桃子,向左右移開,變成兩座戲台。一座台上搬演《西遊記》的故事,妖魔鬼怪,變幻無窮;一座戲台上裝出莊嚴寶相,上麵蓮台上坐著一尊觀音,眾仙女在下麵膜拜。停了一會,那邊戲台上的孫行者,演一出偷桃的戲;把一盤仙桃偷了出來,這邊戲台上,走下一個仙女來,接過盤子去,直獻到皇帝座前。乾隆帝看時,又是一個絕色的女郎!見她低攫斂袖,嫵媚天然。便笑道:“江南地方,真多美人!”這句話一說,早有一個內監上去,把她留下了。三位美人,輪流著伺候皇上。皇上好似進了迷魂陣;那禦舟在河心裏行著,兩岸的官紳忙著迎送,皇帝也沒工夫傳見。
那禦舟出了揚州地界,忽然聽得兩岸有嬌聲唱曲的。皇帝推窗一望。隻見兩岸有兩隊婦女,一隊穿著青色衫裙,一隊穿著紅色衣褲。兩隊約有一百個女人,個個都長得妖嬈白淨;每人肩上都背著一條五色的纖繩,那一百支小繩子,都歸總在兩大支纖繩上麵。這兩大支纖繩,用五色捆帶子纏著,綁在禦舟的一株牙杆上;牙杆下麵插著繡花的小龍旗,從船頭上密密的直插到船尾上。船的兩舷,又有兩隊婦女打槳;一隊是女尼,穿著給青色的衣衫,一隊是道姑,穿著絳色的衣裳,個個臉上施著脂粉,妖媚萬狀。船上的打著槳,岸上的拉著纖,輪流唱著妖豔的曲兒。
皇帝看了,不覺心花怒放。回頭問太監道:“這是什麼?”太監回奏道:“這是揚州紳士江鶴亭孝敬的,名叫龍須纖。”皇帝再看時,見岸上遍種著桃柳,桃花如火,柳葉成蔭;一紅一綠,相間成色。那桃柳樹下,又攔著錦嶂;每隔一裏,築著一座錦亭,亭中帷帳茵褥,色色齊備。皇帝問:“那亭子做什麼用?”總管回奏說:“是預備婦女們休息宿用的。”乾隆帝笑道:“兩岸風景很美,聯也想上岸看她們去。”太監聽了,忙吩咐停船。皇帝踏上船頭,百官們上來迎接,啟從著皇帝,走進錦亭去。見裏麵妝台鏡屏,陳設得十分精美。皇帝吩咐傳那四班婦女進來。第一班穿紅色衣褲的是孤女,長得柳眉杏局,嬌小可憐;第二班穿青色衣裙的是寡婦,雅淡梳妝,別饒風韻。第三班便是女尼,第四班便是道姑;妖冶風流,動人心魄。皇帝見了她們,不禁笑逐顏開,伸過手去,撫著她們的粉頸,捏著她們的纖手,那班婦女便覺得十分榮耀。傳旨下去,每人賞一個金瓶,銀錢五百塊;又叫留下陳四姨、王氏、汪二姑、玉尼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