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亂禁網再建晶園 爭封典兩哭寢陵(2 / 3)

在這個當兒,卻弄出一樁事來了。因穆宗還有一位妃子,就是瑜貴妃。她的為人聰穎而有才幹,諸如琴棋書畫,沒有一樣不精。當穆宗立後的時候,以瑜妃是鳳秀的女兒,西太後欲冊她做皇後,孝貞太後卻不讚成。結果,召穆宗行在選擇,穆宗選了崇琦的女兒;鳳秀的女兒,便封做瑜妃。西太後心上雖不悅,但也無可如何。以是還常對穆宗說:“皇後太年少,瑜妃有才,你應當看重一些。”穆宗口裏微微答應,對於崇琦的女兒孝哲皇後,伉儷非常之篤。有這一緣故,西太後對於穆宗,母子之間不大親密了。西太後又因瑜妃不得立為皇後,便格外優遇她一點。穆宗賓天,德宗接位。瑜妃依然侍候著西太後。因她生性活潑,言語應對都能稱旨,西太後越發的喜歡她了。

那時,隆裕皇後雖是西太後的侄女,現代的皇後,而寵遇上頭反遠不如瑜妃。有時隆裕後妒忌瑜妃,於話說中諷刺她,瑜妃就去哭訴西太後。西太後大怒,立召隆裕後責問道:“你是堂堂皇後,瑜妃已是寡鵲了;無論何人,要可憐她的。你是我的侄女,於我心愛的人,自宜分外看待。不期你轉仗勢淩人,叫她一個寡婦咽得下嗎?即使別人欺她,你也得幫助她哩。”隆裕後被西太後一頓申傷後,從此見了瑜妃,連正眼也不敢瞧一瞧了。

瑜妃於西太後在日既這般的得寵,她的性情也自然一天天驕傲上去,差不多的宮殯妃子,毫不在她眼中,隻有對光緒帝的瑾珍兩妃,倒十分要好。當庚子拳亂時,西太後把珍妃逼死,瑜妃在無人的地方,也常常痛哭。每見隆裕後傾軋瑾妃,瑜妃終在邊幫襯著。說她們姊妹兩人一同進宮侍候皇上,現今恩未受著,倒把一個珍妃活活的弄死了,我們再去捉她的差處,真是於心何忍呢!隆裕後給瑜妃一說,不好意思再事苛求了。瑾妃得瑜妃的暗中援助,要少吃無數的痛苦咧。但瑾妃自己,卻絲毫不曾知道啊。自光緒帝亮逝,西太後也隔不兩日升仙,由溥儀入繼大統,封隆裕皇後為皇太後,瑾妃也晉了太妃。獨有瑜妃因為是穆宗的妃子,所以不曾加封。照例妃子進見太後,自己要稱奴才的。瑜妃和隆裕皇後原是並輩,西太後時,瑜妃不但和隆裕後比肩,寵容還過於隆裕後咧。現今叫她去對隆裕後稱奴才,不是太說不出去嗎?以是瑜妃不願去見隆裕後,雖經宮殯的苦勸,瑜妃死也不肯去,隻得罷了。

過了幾天,恰巧到了渴陵的期上。這天因去渴西太後的寢陵,自宣統帝,攝政王以下王公大臣,以及隆裕太後,上下繽妃等,一齊都到那裏。大家行禮既畢,瑜妃同了緒妃瑾妃當時也在其間,瑜妃見親王大臣,已齊集在一起,便走了上去,正色問醇王道:“皇上入繼,是隻繼德宗皇帝,還是兼桃穆宗皇帝?”醇王突然給瑜妃一問,倒也呆了一呆道:“自然兼桃穆宗皇帝。”瑜妃決然道:“那麼穆宗孝哲皇後,今已賓天,所留不過我一人了。皇上既兼桃的,為什麼隆裕後稱得母後,我卻還做奴才呢?”醇王聽了,瞳目不能答。瑜妃便跪在西太後的陵前,放聲大哭起來。當由醇王再三勸諭,令回宮後再行計議,瑜妃才收淚登車。醇王等既回京,又把這事漸漸的淡忘了。

到了第二次渴陵時,醇王因有事不去,派載振做了代表。宮中殯妃,依然都到。那天的瑜妃,仍提起這件事來,要求載振立刻解決。載振不敢作主,也拿醇王回去再言一句話搪塞。誰知瑜妃以為醇王前次失信,是有意瞧不起她,今番須要定奪,不然就死在陵前,說罷望著龍柱上一頭撞去。嚇得縉瑾兩妃慌忙把她拉住,用好言安慰著。一麵由載振進京,與醇親王等商議。於是才算議妥,立即資了詔書前往,封瑜妃為太妃,進渴太後不稱奴才,並排半副鑒輿,迎接入宮。瑜妃才沒有說話。其實隆裕後在禁中也沒有一樣不做,所以瑜妃很看輕她,不肯自稱奴才,多半為這個緣故。

當西太後時,宮中常常演戲,隆裕後也侍候在側。這時每逢時節,照舊召伶人入宮演戲。親王的福晉格格們一遇大內演戲,自然循例進宮。從前伶人之中,不是有個唱武生的柳筱閣嗎?他因得西太後的寵遇,妻子和女兒都曾入大內侍候過太後。柳筱閣自己也仗著勢兒,居然也進出禁宮了。自西太後死,柳筱閣的妻子女兒隻得出宮回家。隆裕後雖也相信瞧戲,以居著大喪,究屬礙於禮節,不便公然行樂。後來日子久了,大家有些忘記下去,隆裕後也天天命在宮中演戲,伶人柳筱閣也被召入內。他的武戲原是很不差的,西太後時,常常做戲受賞。隆裕後要顯出自己的尊嚴,每演一出戲,即令每個伶人賞一百兩。柳筱閣因做戲出力,額外蒙賜。這樣一來,卻有一位福晉,就看上了柳筱閣了。但在滿清末季,王公大臣的妻妾同伶人們勾搭,本是一件極平常的事,有什麼稀罕呢?不過這結識柳筱閣的福晉不是常人,卻是醇王的大福晉,也就是溥儀的生母啊。在起初的時候,大福晉和柳筱閣隻是眉來眼去,到了後來,漸漸地兜搭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