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中和之道(1 / 2)

“可惜,這麼一出發人深省的好戲就這樣被最後的打鬧玩笑給毀了。”範斯遠搖頭歎息。

明茂官不以為然,也許是剛才亢奮的情緒還沒有完全平息下來,他馬上反駁道:“老百姓看戲就是想圖一個輕鬆樂嗬。生活已經夠沉重悲哀了,幹嘛還要給自己找不痛快?思考反省這是讀書人要幹的事情,是當官的要操心的事情,老百姓不會想這麼多,他們隻會想著吃飯穿衣過日子,隻會想著管好自己就行。”

“那你這樣說,國家呢,社會呢?百姓都沒有責任了嗎?”

“有多大的頭戴多大的帽子。責任和義務,付出和得到應該相匹配,不是嗎?老百姓沒有這個能力幹什麼要操這麼多的心?不是有句話說嘛,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我覺得如果百姓能夠人人做好自己,那已經就很了不起了。再說了,國家不太平了都不是壞在老百姓手裏,幹嗎要我們承擔起這個責任?其實我們的要求不高,誰能給我們安穩的日子,我們就是良民,家有餘糧心中不慌,衣食足才知知榮辱,不是嗎?”

範斯遠一愣,覺的明茂官說的很有道理。這個明茂官一再顛覆他對商人的認知,原來範斯遠覺得商人都是一些自私自利,隻顧自己的無良之輩,看明茂官和婉娘這麼處心積慮接近杜玉清,指不定是抱著什麼樣的意圖呢,他跟著來也有保護杜玉清不上當受騙的意思,沒想到婉娘行事作風落落大方不說,就是精明圓滑讓他暗自警惕的明茂官也有真性情的一麵,現在更是說出一番對百姓認識的真知灼見來,讓範斯遠刮目相看。他從善如流地應承道:“那倒也是。”

明茂官還準備和範斯遠好好辯論一番,沒有想到範斯遠一下這樣偃旗息鼓了,頓時有些出拳落空的氣餒。

杜玉清暗自好笑,自己家裏的長輩們都愛說些家國天下的話題,原來這是天下男人們共同的愛好。範斯遠雖然驕傲,但不是那種認死理的人,明茂官的話顯然打動了他,他也就不會再在這個話題上糾纏下去,而是尋著這個問題自己想下去了。但杜玉清對明茂官前麵那句話印象更深刻,也頗為認同。確實,大多數的人都不願意活在太過沉重的氛圍中,總是逃避痛苦和災難,避免悲傷和恐懼的情緒,而願意活在輕鬆和愉快的氛圍中,一方麵是生活本身的壓力使然,一方麵是人性中天然的抗拒,畢竟背負著這些負麵的情緒讓人很難輕鬆前行。還有一個,杜玉清發現人們普遍有一種有種蒙蔽視線,逃避現實,自欺欺人的心理。所以生活中會有這麼多不能說,不能做的禁忌,唯恐招來不吉利的事情。

痛苦地清醒和愉快地糊塗,絕大多數人選擇的是愉快而糊塗地活著。

所以人們看戲喜歡看才子佳人,花好月圓的故事,因為它們賞心悅目;結局隻接受喜慶和樂的大團圓結局,因為它們給在沉重壓力下生活的人們以希望和安慰。

自以為安全,是種視若無睹、推卸責任、心理學通過研究發現,現代人麵對壓力大多會采取回避態度,明知問題即將發生也不去想對策,

相信你不待見它們它們便不會出現,眼不見為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