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瑾之看出了馮氏的不對勁,琢磨著逼出她的狐狸尾巴來。

然而,從九月到十月,有不少事情,都需要她來處理。

比如說元承跟元蓁的冊封禮。

當初,在兩個孩子周歲的時候,皇上下旨,將元承封為太子,元蓁封為長公主。

元蓁的冊封禮在八月,元承的冊封禮,在九月。

因為周璟臨時起意,七月末離京去圍場秋獵,整個八月,要麼在圍場,要麼在路上。

於是,元蓁的晉封禮,推遲到了九月,元承的晉封禮日子不變。

所幸,該準備的,早在之前,殿中省就準備好了,所以不需要顧瑾之太忙碌,基本上就是看一眼,檢查一下,確定沒有問題即可。

相較之下,馮氏晉封為貴嬪的冊封禮,根本就不算什麼。

欽天監挑了個差不多的日子,就告訴殿中省了,殿中省隨便籌備一下,這冊封禮就算是成了。

一切都是按照規製來的,馮氏也挑不出什麼來,反正如今,不過是個貴嬪,冊封禮簡單些,也沒什麼的。

等到以後……

她相信,早晚有一天,會有個屬於她的,熱熱鬧鬧的冊封大典。

皇後都在忙著,宮裏的人,自然也都忙了,趁著這個功夫,惠妃請旨,讓皇後解除了對連昭儀的禁足。

協理六宮的權利,依舊是不給她,但該幫的忙,還是讓她幫的。

馮氏知道之後,心裏麵不免酸溜溜的,畢竟,她也可以幫忙。

連昭儀才禁足幾天,就被解除了禁足,皇後娘娘還真是不把她太放在心上。

立儲之事,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是很重要的事情。

給各國的請帖,早就發出去了,帝後回京不久,各國使者,能來的陸續都來了。

雖說日子緊了些,可因為早就做了準備,所以不會很倉促。

到了日子,元承的冊封禮,如期舉行,早在冊封禮之前,有禮官帶著元承演示過幾遍。

開始的時候,周璟跟顧瑾之還擔心,因為元承還小,可能會在大典上出現問題。

卻沒想到,一切都很順利,元承按照之前禮官教導的,絲毫不差。

這讓帝後十分驚喜,由此也可見,太子是多麼聰慧。

元蓁的冊封禮,比元承延後了一些,但沒有太久,兄妹倆的冊封禮,也就差了幾天的功夫。

元蓁行冊封禮的時候,各國使者都在,因為是在後宮內進行,使者們不方便進來,所以顧瑾之能看到的,都是女眷。

可縱然如此,各國使者們的禮物,卻是都沒落下的。

隻要是來到大周的使者,就都知道,大周皇帝寵愛皇後,兩人擁有一對龍鳳胎。

皇子被立為太子,公主則被封為長公主。

如此情況下,各國當然不會差那麼一份禮物,沒準這一份禮物,結下了善緣,對將來,都是有好處的。

孩子們的冊封禮之後,宮裏終於消停下來。

進入十月,天越來越冷了,大多數使者,都住在驛館中,等待著新年的到來。

少數的使者,則離開京城,離開邊關,回到自己的國家複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