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過年的時候,連氏會進宮住幾天。
如今不同,她已經成家有了孩子,除了年初一會入宮朝拜之外,其餘時候,入宮小住的機會不多。
她知道,皇後娘娘在宮中過得極好,唯一掛念的,是不知在何處的蔣姐姐。
此時,被她跟皇後掛念著的蔣氏,正在一處環境清幽的地方小住,那是大周的一處水鄉。
因著是正月裏,外麵陰冷的厲害,幸好屋內可以燒的很暖和。
蔣氏琢磨著,在此處住到春暖花開,再繼續前行。
閑著也是閑著,她幹脆找出紙筆來,在紙上將自己一路沿途看到的風景,都畫在紙上。
想著再出發的時候,將這些畫紙交給暗衛,請他幫忙送到京城去,也能讓娘娘他們放心一些。
在外的這幾年,蔣氏過得很好。
不是沒遇到過像她表露心跡的人,可她覺得,自己一個人過也挺好的,自由自在。
若以後年歲再大了,走不動了,有合適的孩子,可以收養一個,或者幹脆就不養,自己一個人過,也未必就過得不好。
養兒防老這種話,她是不信的,就比如她,雖然是個女兒,可隻有及笄之前,她在父母膝下,等到及笄之後,便再沒有機會,侍奉在父母身邊。
她的兄弟們,就更不用說了,有的被派到京城外,有的就算在京城內,跟父母住在一起,也不會事事順著父母。
反倒是府中的下人們,照顧著父母的起居,比起他們這些做子女的,可孝順多了。
以前在宮裏的時候,蔣氏曾想過,等出了宮,若有合適的,或許可以找一個,兩個人搭夥過日子。
等出宮之後,這些想法全都沒了,與其找個人湊活著過,還不如自己過呢,自由自在的。
誰說女人就一定得靠著男人才能生活?
這些觀念,自然不是她原本都有的,而是在宮裏的時候,時常在皇後身邊,曾聽到曾說到的。
顧瑾之畢竟是現代人,她跟蔣氏情況不同。
最初,蔣氏覺得女人就該三從四德,想著哪怕以後出了宮,也必須要找個人過,不然的話,就會被人說三道四。
她甚至覺得,出宮之後,嫁人是必須的,給人家生育子嗣,也是必須的,至於自己出宮的時候,年歲幾何,是否還能生育,她從未想過。
正是因為她的這些想法,顧瑾之盡量將她留在身邊,一年又一年,將她原本的那些想法,漸漸改變,直到如今這般。
如今出了宮,自己過的蔣氏,過得確實很不錯,路過哪處,若覺得還不錯,她就會給自己置辦一處房產,房契握在她自己手上。
等以後,自己老了,可以選一處居住,或者回到京城,將這些東西,給哪位殿下也好,給連妹妹的孩子也罷,總之,不會浪費。
畫完了一張,她覺得累了,便會停下,或者看看書,或者做些別的什麼,絲毫不覺得枯燥。
皇宮之內,顧瑾之收到了來自蔣氏的信,是之前寫的,這會兒才送到。
看過之後,對於她如今的情況,她越發放心。
之前送她出宮,顧瑾之曾有過擔憂,畢竟原本的蔣氏,想法實在是讓她……無法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