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家的日子都像流水賬本一樣,天天都要發生,有時多、有時少,有時大、有時小,林可欣的婚後生活也是一樣。
小姑獨處時的林可欣是不要對生計發愁的,雖然因為身體的原因未能按心中理想上學、找到夢想的職業,但是,她的求知欲是很強的,不管什麼知識都想了解一下,她所有的業餘時間都是泡在書本裏,隻是那時候的農村,不止是不像現在一樣有網絡,就連電話也不是大多數人家的必須品,手機也隻是少數做生意的人擁有,她所能接觸的就是報紙、雜誌之類的。
最初她上班的單位趕上改製的浪潮,從公有變成私營,原先的就職人員若想保留一份職位就得繳納一定的資金,可是,顧家一貧如洗,回娘家要是她所不願意的,這時候的林如海已然退休,媽媽周美芳因為離單位離得早,沒有退休金,二哥林強生了兩個孩子,二嫂又勢利、全家平常的日常用度就依靠她爸爸的退休金,無論如何她是不願意再回娘家讓父母操心的。
所以,林可欣果斷地離開了當初父親找人聯係的單位而自己去求職,也隻能是在離家不遠的鎮子上,她要本事沒本事、要錢沒錢,那些輕鬆的辦公室職位是很難應聘得上的,於是,她自己買來書本考會計。
或許是有一張大專的文憑,她一邊學會計一邊求職到一家工廠做倉庫保管員,因為顧家可以說沒有什麼收入來源,除了那麼一點薄田可以收點糧食之外,公公在人家工廠打點零工,全家沒有積蓄、沒有多大的穩定收入來源,日子要過得順暢總得有人努力。
從內心來講,林可欣並不在乎顧家有錢沒錢,她隻想沒病沒災地安穩過日子,這時候的林可欣依然對錢沒什麼概念,所以,隻要顧南上班、不說自己這兒疼、那兒疼,她就覺得歲月靜好,什麼洗衣、洗襪子、打理衛生、一日三餐做飯都沒有什麼,這不都是一個女人應該做的嗎?
而且對於顧南的爸媽林可欣也是很尊重,盡管有時候鄰居揶揄顧家夫婦,林可欣也都不會和外人一起貶低他們。
“大媽,我爸媽他們也不容易,畢竟家底子太薄,又沒有什麼好工作,能把這麼多孩子拉扯大就不錯了。”
”瞧!果然是懶人有懶福,人家娶的媳婦多明事理!”
林可欣又何償不想像別人家媳婦那樣享受,隻不過,如果條件不允許,她也不會抱怨,而是自己努力去取得,何況一家人是共用的一張臉,不管公婆如何終不會成為自己說三道四的理由。
別人的閑暇時光可以拿來東家長、西家短的,她總覺得那樣浪費時間,除了上班還有家裏這一切的瑣碎事務,絕不是嘴上一說就能糊弄得了的。
如果日子就這樣地流淌下去,也無所謂好與不好,大家都是普通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更不存在因為過於美貌或過於有才而被別人覬覦的婚外情危險,其實,在婚姻中的男女隻要隻是兩個人的世界,無論是心裏還是現實生活裏,那麼這樣子的狀態下所出現的分歧與矛盾不會有太嚴重的後果,那些縫隙也很容易在兩個人之間解決、消化掉。
但是,若然出現了“第三者”,無論是指情感上的“走私”還是家庭成員的參與,那麼,夫妻之間的裂痕就會越來越大,難以愈合。
雖然,林可欣與顧南之間達不到琴瑟和鳴那樣的美好,但是因為顧南不是凶神惡煞的人,林可欣的性子又溫婉、寬容,所以,即便是誌趣不同,他們倒也不會整天雞犬不寧、家宅不安,如果大姑姐不參與的話。
在結婚前,林可欣與大姑姐的交集並不多,或者說顧南與林可欣本來認識的時間就不長就進入了婚姻,大齡剩男剩女,走完全部流程都沒用到一年。
在最初,林可欣對大姑姐還是挺尊敬的,在了解了顧家的情況後,可以想像得出大姑姐小時候也是吃了很多苦的,隻上了個小學畢業就回家幫著父母幹農活帶妹妹、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