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桐坐在素素對麵侃侃而談,從創作背景到創作經曆再到這本書的形成。
剛開始,素素一直呈認真聆聽狀,還不時地在她的采訪筆記本上飛筆記錄點什麼,並適時地把握好節奏恰到好處地向木桐拋出一兩個問題,或適度地表達一下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但漸漸地,素素的目光有些散淡了。再後來,她幹脆就合上了采訪筆記本。
雖然,她的注意力仍不離木桐左右。但實際上,此時的素素更注重研究的是木桐的相貌而不再是關注他的侃侃而談。
木桐老師的年齡雖說已五十開外,可單從其外表來判斷,仍不失為一名俊朗、相貌堂堂的美男子。況且,他看起來的確要比實際年齡年輕很多。
的確,木桐的非凡氣質和才華在國內文學界是得到一致公認的。但要論到脫俗這一點,素素認為,木桐尚談不上。
那是因著文學界關於木桐的傳聞從沒間斷過,素素也時有耳聞。其中,最有名的一個橋段是,在木桐年輕時,在某次文壇聚會上,一群男作家喝高了,就開始吹噓起他們各自的風流史來。木桐毫不避諱地對那些個男作家誇豪言說,你們睡過的某某某等女人,我之前早睡過;你們沒睡過的又向往著要睡到手的某某某等人也沒必要再去睡了,她們都已主動和我睡過。木桐此言一出,眾人嘩然,為此,還無故牽連進了好幾位當時與會的女作家。且不管木桐說的是瘋話還是真話,反正,一夜之間,那幾位女作家全都和他黑了臉。隻是,事後也並沒有哪位女作家上告木桐侵犯了其名譽權。
這次,木桐在他的這本書中首次披露了他兩段真實的情感經曆。想必也是經過深思的。畢竟,今日已不比往昔了。
如果不是迫於這樣特定的采訪任務,不是有一定的條框限製,素素可能更樂於問木桐一些比較隨性的問題。
比如說現在,她就很想向木桐拋出這樣一個問題:“請問老師,永葆青春的秘訣是什麼?”
素素之所以想拋出這樣的問題,是因為她懷有一點兒小小的好奇心。她很想知道麵對她這樣有點八卦的提問,木桐老師會怎樣回答她呢。
保不準木桐就會對她說上一連串什麼因著自己有一顆熱愛自然,熱愛人類,熱愛生活之心等一本正經而冠冕堂皇的話。這的確不失為很好的敷衍之詞兼標準答案。
但如果說,私下裏要是換了一位同他私交甚好的同姓朋友或者紅顏知己,問他同樣的問題,木桐又會怎樣回答呢?
不知木桐還會不會具備他當年那樣的勇氣和真性情,不假思索、口無遮攔地說出“女人”這兩個字。
人都說愛情使人常新,愛情使人常葆青春。換言之,女人就該是男人永葆青春的靈丹妙藥了吧。
呀!想偏了。趕緊打住這荒謬的念頭。
“老師,我還有最後一個問題,你是怎麼看待你書裏描寫的那兩段愛情的?”素素言歸正傳。
於是乎,木桐又滔滔不絕地說起來。
素素聽著聽著,就笑了。
木桐並沒有察覺到素素的笑裏包含了些什麼。
因為,他自己說著說著,也笑了。
采訪就這樣在一片融洽、友好、和諧的氣氛中結束了。
“一起去食堂吃個便飯吧。”木桐看了眼腕表,已臨近中午時分,他順便邀請素素共進午餐。
“謝謝老師,不用了。我還想趕緊回報社把這篇采訪稿整理出來。”此刻,素素一心隻想趕緊逃開,於是很客氣地婉言謝絕了木桐的好意。
“不用那麼趕,這篇采訪稿晚幾天見報也不礙事的。”木桐很有誠意地再次邀請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