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三個不第的年輕人(1)(1 / 3)

洪秀全發現,他原來是“皇上帝”的第二子。

太平天國領袖是洪秀全。

洪秀全本名火秀,據說是因為本命八字五行缺火,有相生相克之嫌。而按族譜輩分,取名仁坤。洪秀全名字,據他自稱是“皇上帝”所賜,其實是他自己所取的。

1814年1月1日(清嘉慶十八年十二月初十日),洪秀全出生在廣東花縣官祿飾的一個農民家庭裏。

這是一家自耕農,有幾畝田,還有兩頭耕牛。當年在風行劃農村階級成分的時代,有些權威著作,今為古用,亦步亦趨,曾為曆史上農民領袖劃成分,如陳勝為雇農,吳廣下中農,而洪秀全是中農,意為他還是有革命因子的。

洪秀全父親洪鏡揚,很早就病死了。洪秀全在此後的詔書和其他文字裏,也極少提及他。這大概是身為天王的洪秀全,發現他自己本是“皇上帝”第二子,是流著皇家的高貴血液的。洪鏡揚不過是凡間之父而已,即“肉父”,所謂“肉身之父”也;他卻不同尋常,乃是代表上帝爸爸降生“小天堂”,為“萬國之主”的。

此處所稱“萬國之主”,乃是洪秀全偉大的創造。既然天父皇上帝是世人共戴,他是上帝之子。理當所然的必應是君臨天下“為萬國太平真主”(東王楊秀清答英使語),“視天下為一家,合萬國為一體”。因而當他後來在天京先後接見英、法、美各國外交官,用的是“誥諭”,命他們“稟奏”,也就順理成章了。由此當洪秀全認定上帝作父後,皈依本源,有關這位“肉父”的文字,因宗教的強化,幾乎在太平詔書中消失了。

洪鏡揚先後娶有王氏和李氏。王氏早死,李氏跟著洪秀全到南京,給了一個“君王母”的高貴稱號。“君王母”即“太後”。

根據不同記載,有說洪秀全哥兒們都是王氏所生,李氏無出;也有說,李氏就生了一個兒子,那就是洪秀全。

洪秀全出生時,已有兩個哥哥,即十歲的洪仁發和八九歲的洪仁達;一個姐姐洪辛英。他沒有妹妹,所謂妹妹為洪宣嬌,乃出自誤傳,爾後以誤傳誤,誤走一個多世紀了。

哪裏跳出來的天妹洪宣嬌?

本世紀以來,洪宣嬌是有很高的知名度的。

她被說成是太平天國的女英雄,第一坤角。

沒有婦女,就沒有英雄,也就缺乏悲壯纏綿、兒女情長的故事。因此一部包含文化因子的作品裏,不能不擺上幾個女性,而且多是高大的、能支配男子、左右乾坤的女性。

太平天國的形象思維作品,都有令人拍案叫絕的洪宣嬌其人其事。

1905年,黃世仲宣傳反清的章回小說《洪秀全演義》,就編寫了很多光怪陸離的洪宣嬌故事。始作為俑,20世紀20年代末,為柳亞子推崇的張恂子《紅羊豪傑傳》,又將洪宣嬌著墨深濃地捧了一番。此時,上海共舞台推出的京劇連續劇《太平天國》,洪宣嬌俏身,更是颯爽英姿,亭亭玉立在台上奔波;尤其是她為蕭朝貴複仇那場戲,渾身著白,大為舞台增添風采。三四十年代,陽翰笙《金田村》、《天國春秋》、魏如晦(阿英)《洪宣嬌》和陳白塵《大渡河》或據此改編的電影,也都把洪宣嬌捧為紅坤角。在戲中,她是舉足輕重,因與東王小秘傅善祥爭風吃醋,而導致天京內訌。這是一個在太平天國領導集團間跳來跳去的女人。

洪宣嬌的作用可謂大矣。

因而,長期以來洪宣嬌是作為曆史人物馳騁在曆史舞台上的。不少寫太平天國的史傳和若幹曆史博物館都把她視為能頂半爿天的太平天國女英雄。諸如二十年前推出的《辭海·近代史分冊》,太平天國人物收了四十四人,其中就有洪宣嬌。

其實,這裏僅是一個文化人物洪宣嬌造型。

洪宣嬌是有這個名字的。她本來叫黃宣嬌,世代居住廣西桂平縣平在山,以耕山務農為業;幼年即過繼於楊家,改姓為楊,因而改叫楊宣嬌。後人據瑞典傳教士韓山文《太平天國起義記》轉譯為楊雲嬌。老子一氣化三清。由黃宣嬌誤作楊宣嬌,又嬗化為楊雲嬌,為此,還有人說她是楊秀清的親妹妹,憑空製作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笑話。她後來嫁與蕭朝貴為妻。馮雲山在紫荊山宣傳拜上帝教,楊宣嬌和丈夫蕭朝貴也是虔誠的信徒。兩年後,洪秀全也來紫荊山。據說,有次洪秀全拜訪蕭朝貴夫妻,在談話時,楊宣嬌也順著洪秀全口氣說,在十年前也曾生有一場大病,靈魂升天,看見一位慈祥的老人。老人對她說,十年後的今天,有一個人從東方來,教人敬拜上帝,你們可要真心聽從。她分明是與洪秀全作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