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年的時候,但凡見到楚天的侄子侄女們,麥蘇都會給他們個紅包,讓他們叫一聲阿姨。
“你啥時候準備了這麼多紅包?”楚天悄悄問麥蘇。
“要不也給你發個?這裏還有呢。”麥蘇笑嘻嘻一拍羽絨服口袋,“我來之前就準備好的,一個紅包100,都是嶄新的鈔票,跟楚老大回家,怎麼著也得給你抓麵子啊。”
楚天笑笑:“你可真是有心人。”
讓麥蘇這麼破費,楚天心裏有些過意不去,可也不好說什麼。
楚天不喜歡說客套話,但心裏有數。
給本家叔叔伯伯拜完年天已大亮,然後大家去給出五服的長輩拜年,等全拜完已是上午11點。
雪停了,天開始放晴,太陽出來,照在銀白的雪地上,很炫目。
然後老大招呼家族成家的5個堂兄到他家去喝酒,沒結婚的堂弟們自行散去。
因為楚天是堂兄弟中唯一出去上大學在外工作的,最有出息,這次又帶了女友回來,老大特意把楚天叫著,連同麥蘇。
堂哥家大嫂已經備好菜等他們來。
堂嫂見到楚天分外熱情:“大兄弟回來了,趕緊到屋裏坐。”
堂嫂對麥蘇更熱情:“大妹妹快進屋喝茶。”
大家都認為麥蘇是楚天在外找的媳婦,在他們的意識裏,一個女人千裏迢迢來男的家裏過年,隻能是這種關係。
大家都用對待未過門兄弟媳婦的禮節來盛待麥蘇。
兄弟7人,加上麥蘇共8個,大家圍坐一桌,觥籌交錯,氣氛和諧、暖意融融。
男人在一起,談的最多的自然是事業和發展,城裏人如此,農村人也如此,隻是談的內容和檔次不同罷了。
期間大家談到了山區旅遊資源開發,談到麥山國家森林公園給附近村莊帶來的好處,談到廢棄的三線廠子閑置的可惜。
麥蘇沒怎麼說話,精力集中地聽大家說。
在天上王城所在那鄉鎮做事的三大爺家的堂哥楚誌遠談起一個事,他們鄉駐地附近的山裏,有個軍用倉庫,部隊番號撤銷後都撤離了,剩下的很多山洞和營房已移交給地方。地方正考慮如何開發利用這資源。這地方的優勢是配套齊全院落齊整,環境優美風景如畫,劣勢是位置偏遠,地處深山人煙稀少。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麥蘇來了精神,連續問了誌遠哥幾個關於那倉庫的問題。
“那倉庫是上世紀六十年代建的,有樓房也有平房,雖然有些古老,但質量都很好,而且水電配套齊全,綠化也特別好,麵積大約有40畝。”誌遠哥熱情地為麥蘇介紹。
“誌遠哥,那山洞啥情況?”
“山洞很多,那一片方圓10公裏的山體基本都挖空了,大約20多個,山洞裏很寬敞,縱深都在千米以上,修的質量很好。”
“這山洞如果做民用能有什麼用途呢?”
“山洞裏冬暖夏涼,但不適合住人,時間長了容易得關節炎,很多老工人常年在山洞裏工作得了關節炎。目前來說,山洞比較適合做倉庫,儲存果品啥的,也可以用來養蘑菇。”
麥蘇點點頭:“倉庫離這裏多遠?”
“從這裏過去的話大約10公裏,你們去麥州的時候路上經過那地方,從天上王城附近拐進去5公裏就是。”
麥蘇笑笑:“好的,謝謝誌遠哥。”
然後麥蘇端起酒杯:“各位兄長,我敬大家一杯過年酒,祝各位兄長新年發財交好運,我先幹。”
說完麥蘇一飲而盡。
幾個堂哥也喝了。
然後麥蘇去鍋屋和大嫂拉呱幫大嫂下水餃。
楚天和幾位堂哥開懷暢飲。
不知不覺幾個人幹掉了7瓶白酒。
酒意上來,兄弟們感情愈發濃厚,話也多起來。
老大45歲了,是族裏堂兄中年齡最長的,孩子都要高中畢業了,喝得滿麵紅光,拍著楚天的肩膀:“寶寶是咱弟兄們當中最有出息最爭氣的,好好在外幹,一定要混出名堂來。在家的這些兄弟們除了誌遠都沒混出啥名堂,就隻能打一輩子莊戶了,隻能指望下一代有點出息,慢慢熬了。”
楚天說:“大哥,其實我覺得咱山裏很多資源都可以利用,就看會不會用能不能發現,昨天來家的路上,小麥看到一些地方就很有思路,正琢磨著怎麼開發一下呢。”
“小麥是幹嘛的?”
“經商的,是一旅遊公司的董事長。”
老大吃了一驚:“這麼厲害,董事長?俺叔家院子停的那輛小轎車是她的?”
楚天點點頭:“對,是小麥的。”
楚誌遠在鄉裏做事見過世麵:“這車好像名氣很大,叫什麼馬對不?”
楚天說:“是的,是寶馬。”
楚誌遠點點頭:“對,寶馬,這車很貴的,咱縣裏有個挖礦的老板就有這麼一輛,聽說好幾十萬。”
楚天:“小麥這車還要貴,100多萬。”
“什麼?100多萬!”眾堂兄吃了一驚,“天哪,世上還有這麼貴的車啊,100萬要多久才能賺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