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九九歸一(1 / 2)

慧心見楚天垂頭喪氣的樣子,對楚天說:“施主既然來了這裏,那就一定有來的道理和因果,施主不妨再去別處看看,或許你朋友在別的庵。”

楚天心裏又升起希望,忙問:“大師,這一片有多少座庵?”

慧心:“小西天這一帶共有六六三十六家庵,如果加上其他地方的庵,浦坨山共計九九八十一家,取九九歸一之意。”

楚天一聽心更涼了,這麼多,誰知道麥蘇在哪家。

楚天正躊躇間,慧心又說:“施主既然遠道而來,就乃心誠之表現,既為心誠,何畏量多而退?”

楚天忙回答:“願聞大師指教一二。”

慧心說:“施主可先在附近庵裏找尋你朋友,貧尼可幫你聯係一下別的地方的庵,幫你打聽你朋友的下落。”

楚天一聽非常開心,一把抓住慧心的手:“大師,太感謝了,我那朋友叫麥蘇,是個女施主。”

慧心忙站立施禮:“阿彌陀佛,善哉,施主務請自重。”

楚天這才感覺到自己失禮,忙道歉:“對不起啊大師,請您多原諒。”

慧心低頭:“善哉善哉,阿彌陀佛,施主自行去吧,請施主明日中午來這,貧尼會告知施主打聽的結果。”

楚天忙道謝,然後出了天台居。

出來後楚天出了一頭汗,我擦,剛才差點被慧心大師認為是輕薄之徒,真丟人啊。

然後楚天沿著彎曲的山路在叢林間穿行,一家家尼姑庵找尋麥蘇。

這裏尼姑庵眾多,但都不大,一個庵頂多10間房,最小的才5間房。

楚天到每個庵裏都是先看一遍,然後再找主持問,可結果都是一樣,沒有叫麥蘇的女施主來過,都不知麥蘇此人。

看著漸漸西沉的太陽和逐漸稀少的遊人,楚天的心越來越沉重,身體越來越疲憊,一陣孤獨和悲涼又在心頭湧起。

拖著越來越沉的步伐,楚天在黃昏時分走到一家尼姑庵。

日暮時分,庵裏安靜而落寞,楚天環顧院門口滄桑挺拔的鬆柏,不由想起楚留香裏的南少林,不知那些青燈古佛,重重院落裏發亮的青石,背後有多少孤寂漫長的寒夜。

自己辛辛苦苦跑這一遭值嗎?不好說。楚天滿懷感慨走進庵裏,古風盎然的窗欞和淡淡的檀香味緩緩跟隨著楚天的腳步。

耳邊忽而傳來一陣喃喃私語,楚天停下腳步,以為是幻聽,或者佛祖慈悲,發現自己有慧根要來點化?楚天東張西望,沒有啥神跡出現,有些沮喪。

楚天聞聲尋跡,聲音似乎來自廂房。楚天悄悄將眼罩在窗欞的青紗上,裏麵煙霧繚繞,一位女尼跪在蒲團之上,麵前放著一本經書,夕陽映照下是伊異常秀麗的側影,喃喃頌佛聲中,伊的麵龐似乎在發光,除經外別無他物。

這是楚天今天看到的第一位出聲誦經的女尼,其他都是默然不語靜坐。這一刻,楚天感到了心如止水,異常平和寧靜,滿心的浮躁從身上澹然化去,燥熱轉眼間變成了清涼。

楚天感到腳很沉,在廂房門口的台階上坐下來休息一會。

聽著室內女尼的喃語,想到麥蘇的不知去向,想到自己辛辛苦苦卻一無所獲,想到自己淪落的愛情,想到夢姐也是佛家虔誠信徒而現在卻不再相連,不覺心中一陣愁苦失落,一陣抑鬱悲涼。

楚天靜靜坐在那裏,良久無語,直到廂房的門打開修行女尼站在身後。

“施主來敝庵有何見教?貧尼慧難這廂有禮。”

這是位30左右的尼姑,眉目清秀麵容俊俏,雖然一身尼服,仍掩不住滿身的青春和嬌美。

楚天忙說明來意,並把麥蘇的相貌詳細敘述了一遍。

慧難想了想:“每日來這裏進香的施主很多,想出家的女施主也絡繹不絕,不過這一帶的尼姑庵都已超出接納能力,一般不接受,施主剛才描述的那位麥姓女施主,從年齡和麵貌看,貧尼似乎有一點印象。”

楚天渾身的疲倦一掃而光,高興地差點蹦起來,不過卻沒敢再拉尼姑的手:“太棒了,大師可否告之詳情。”

慧難邊想邊說:“大約一周前,有位女施主,就是施主描述的這般容貌,麵容憔悴來到敝庵,詢問出家事宜。”

楚天心中一震,麥蘇真要出家?

“貧尼看這位女施主雖麵容憔悴,但充滿雍容高貴氣質,看麵相和言語似為情所傷,看破紅塵想了斷人間的煩憂,來此了卻餘生。”慧難繼續說,“女施主說隻要這裏能接納她,她會回去處理善後,安排好家裏生意,然後來這專心修行。”

“那後來呢?”楚天急問。

“貧尼聽完女施主陳述,仔細觀察女施主麵相,婉言謝絕了女施主的請求,一是本庵無力接納,二是看女施主麵相,女施主隻是暫為情所困所傷,塵緣未了六根未淨,不適出家為,所以婉言相勸讓她放棄這念頭。”慧難說著一聲歎息,“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4年前貧尼和那位女施主有著大致相同的際遇,後來貧尼看破紅塵,放棄家產和紛擾來此打發餘生。那女施主見無法打動貧尼,自語說‘怎麼都不接納呢,為何都這麼說’,然後就離開了。”